生活中人們總是「談癌色變」,在以往的常識中,即便是最惡性的腫瘤也有底線——頂多和宿主同歸於盡,癌症的下一次攻擊必須從下一個受害者身上重新開始。
然而,假設癌細胞有了傳染力,那麼它不僅能從一個器官轉移到另一個器官,還可以從一個人轉移到另一個人,由此具有新的致命技能。

據《紐約時報》報導,多篇最新醫學論文指出,具有傳染性的人類癌症在醫學上是可能存在的。
但它並非像病毒那樣傳播,而是直接以癌細胞的形式從一個人身上轉移到另一人身上,並在新宿主體內肆意生長。
這樣的案例雖然罕見,但的確存在。
譬如一名19歲的化驗室工作人員被帶有結腸癌細胞的注射器戳傷後,手上長出一個腫瘤;
一位外科醫生在手術工作中被意外割傷後,從患者身上感染了癌症。
此外通過器官移植、妊娠等方式導致癌細胞轉移的案例也有很多。
人體間發生傳染性癌症後,癌細胞一般不能在新宿主體內存在很久,但動物則不同。
現在已知的能躲過免疫系統「傳染成功」的癌症,都是在動物身上發現的。比如,在實驗室裡,癌細胞能通過蚊子從一隻倉鼠身上轉移到另一隻身上。
在野外環境中發現的三種傳染性癌症則分別發生在犬類、袋獾,以及砂海螂身上。
據考證,犬類傳染性腫瘤的疾病是在1.1萬年前突然出現在一隻犬身上,此後一直以一個單一癌細胞的形式傳播至今。
研究者猜測是「持久的交媾」使得傳染得以成功。通常一種癌症會在幾年或幾十年的時間裡,一直在一個生物體內發展,突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開始顯現威力。
但這種已經存在上萬年之久的犬類癌症細胞,有可能發展出了一些機制,使得它們像健康細胞一樣可以修復和穩定自身的惡性基因。
1990年代中期發現於袋獾身上的癌症則更為奇怪,它們在相互撕咬對方的臉部時,
將惡性腫瘤細胞傳給其他同類,引發的臉部腫瘤疾病使得袋獾瀕臨滅絕。
此外,讓人驚奇的是,除了這種癌症之外,袋獾還在傳播另一種基因組成截然不同的癌症。
由此研究者們猜測這個物種的免疫系統也許十分脆弱,以至於不能辨認宿主之外其他個體的細胞。
當然,也有研究者大膽假設,認為「傳染性癌症可能並不那麼罕見」,
「這種可能性決定了有進一步研究的理由,即研究這類疾病在人類身上出現的風險有多大」。
最早的多細胞生物祖先於數億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現,那時癌症可能就已經存在。
即使是最長壽的動物,其生命週期對癌症而言也太過短暫,使它來不及演化出「跳轉」到另一種生物身上的能力,否則現在到處都是傳染性癌症。
目前人類中的傳染性癌症,被當成一種反常現象,罕見案例發生在一名哥倫比亞麥德林41歲的男子身上。
2013年他因出現疲勞、發燒和體重下降等症狀而接受醫生的檢查,結果發現他的淋巴結中長滿了癌細胞,
還轉移到了肺部和肝部,直到最後發現這名男子還攜帶有微殼膜絛蟲時,謎底才被解開。
原來癌細胞最初存在於這種寄生蟲內,然後通過他的身體進行轉移。
但此前這名病人的免疫系統因感染愛滋病毒而遭破壞,癌症檢查出幾個月後就去世了,因此認為絛蟲癌症對人類構成威脅也不太科學。
只是,現在看似罕見的事物並不意味著將來不會出現,大自然總有許多的意想不到,因此做好準備也許才是萬全之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9743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