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興起了吃三文魚的潮流,很多人吃三文魚刺身的都會習慣用醬油、芥末、醋做調料,認為其可以殺菌,也減少了三文魚寄生蟲帶來的危害,其實調理並不是關鍵所在。
三文魚是英文salmon的廣東話音譯,這個叫法是從香港傳過來的,大陸原來叫做鮭魚或大馬哈魚。三文魚是泛稱,另一種魚虹鱒也常被叫做三文魚。
任何生食的魚類都必須保證沒有寄生蟲,淡水魚、曾經在淡水、半鹹水裡生活過的海魚也不能生吃,這包括洄遊的野生三文魚,因為在淡水生活過的魚類感染寄生蟲的可能性非常大。美國研究人員曾發現,幾乎所有的野生三文魚都寄生了異尖線蟲,部分寄生了裂頭絛蟲,這些寄生蟲能感染人體。
所以通常只有完全在海里生活的海魚才用來做生魚片。但是生吃海魚也並非就很安全。海魚也能被各種寄生蟲寄生,有的寄生蟲不能感染人體,有的能,其中最著名的是異尖線蟲。日本人最喜歡吃生魚片,日本人異尖線蟲病的發病人數也是世界第一。
天然的野生三文魚是有寄生蟲的,寄生蟲是它吃小魚的過程中,從小魚身上傳染過來的。現在國外的公司,為了出口三文魚,開始人工養殖三文魚,用純人工飼料進行喂養,不喂它魚類,由於從養殖、捕撈、宰殺到清理、包裝、運輸都受到嚴格監控。這樣來保證養殖的三文魚不會感染及產生寄生蟲,這種養殖的三文魚被認可,能夠安全的生吃。目前中國市場上銷售的大西洋三文魚約95%來自挪威、美國阿拉斯加、芬蘭。
調料能消滅寄生蟲?
在吃生魚片時,人們習慣用醬油、芥末、醋做調料,或順帶喝些酒。有人認為這樣就能殺死魚肉中的寄生蟲,其實是不能的。想靠醋來殺死異尖線蟲幼蟲,得泡上好幾天,畢竟幼蟲要有很好的抗酸能力才能通過胃液的考驗寄生到人體里。
根據2001年延邊大學醫學院發表的《簡單異尖線蟲幼蟲對調味品、抗蠕蟲藥和中藥的耐受試驗》結果來看,異尖線蟲可以在食醋中存活105小時;在高濃度白酒中存活24分鐘;蒜泥汁中存活7小時;生薑汁中存活10小時;根據2006年寧波市疾控中心發布的《東海魚類異尖線蟲感染調查及其幼蟲對青芥辣的耐受研究》顯示,在芥末夜中浸泡55分鐘才能殺死異尖線蟲。
殺死寄生蟲的最簡單辦法是高溫,也就是熟透,適用於家庭。如果要生吃的話,也有一個比較有效的殺死寄生蟲的方法,那就是冷凍。為了能殺死魚肉中的異尖線蟲幼蟲,歐盟規定海產品必須在零下20攝氏度冷凍24小時才能上市,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則建議冷凍7天(如果是零下35攝氏度可縮短到15小時)。
相比寄生蟲,生魚片還有個的問題,就是可能會攜帶致病菌。如嗜鹽弧菌,存在於深海,它會引起急性的食物中毒,導致腹痛、腹瀉、嘔吐。這些細菌是在加工運輸過程中被污染的。
因此生食三文魚最關鍵的就是保證魚肉來源的可靠性,正規、新鮮、衛生,是吃三文魚刺身的基本要求。新鮮的三文魚上面的粘液是比較黏的,肉有彈性,如果聞起來腥味特別重,說明這個三文魚不是太新鮮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9387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