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必須吃藥嗎?錯,五大誤區應該收藏

卡卡消息| 2016-02-12| 檢舉

感冒既常見,又多發。有的人患了感冒後,不到醫院就診,而是擅自服用一些自認為「理所當然」的藥,不僅使感冒病情加重、持續時間延長,而且易引起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危害健康。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感冒的幾個誤區:

1. 感冒了一定要吃藥嗎?

感冒屬於自限性疾病,一般在一周內可以自行痊癒;如果感冒症狀不重,不發熱,精神好就可以暫時觀察,多加呵護,病情沒有加重不用服用藥物,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等營養支持痊癒。

2. 感冒吃藥一定得選擇抗菌藥物嗎?

90%以上的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藥物不能抗病毒,只有少數細菌性感冒才需使用抗菌素。很多患者認為感冒了就是身體有了炎症,必須服用抗菌素。事實上,感冒後一般先會幹咳1-2天,此後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增加,形成多而稀的痰液。炎症後期或慢性炎症時,痰液則變得黏稠,呼吸道內形成積痰,乾咳之後會逐漸咳濃痰。當咳嗽中帶有黃濃痰時,患者可能已經感染了細菌。這個時候才是使用抗生素的正確時機。

3. 復方藥效果更好?

在選擇感冒藥時,很多人認為針對多種症狀的復方感冒藥效果更佳。專家指出,吃復方感冒藥有時反而會起壞作用。雖然復方製劑的功能具有多面性,但也並非沒有側重,很多復方製劑的感冒藥在成分配兌比例上也有所區別,因此患者在購買感冒藥時,一定要選擇對症的,有不明白的可以諮詢醫師或藥師。

4. 感冒只選中藥?

很多人認為中藥的副作用小,因此感冒了一直堅持服用中藥。專家表示,從藥理作用來看,在感冒的早期使用中藥可能對感冒病毒的控制作用較好,但在感冒症狀已經較為嚴重的情況下,使用中藥則「為時已晚」,因為中藥起效時間長,此時選擇對症的西藥更好一些。

5. 「多藥齊下」見效更快?

有些人為了感冒好得快,乾脆幾種感冒藥一起吃,似乎是藥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專家指出,不同廠家生產的感冒藥可能裡面會含有相同的成分,如果盲目同時服用,很可能會造成劑量的增加,反而對健康不利。

另外,有的人雖然只吃一種感冒藥,但擅自增加劑量。專家指出,服用感冒藥應該在推薦的劑量範圍內,年老體弱者最好從小劑量開始服用,慢慢增加劑量,以免產生不良反應。(鄭大三附院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8941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