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屠呦呦教授榮獲「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世人對中醫藥的關注度持續升溫。同時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醫,認識了中醫藥,從此中國中醫藥也迎來振興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大好的黃金時機。抗生素的發現和使用明顯降低了嚴重細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但同時由於對其缺乏有效的監管致使使用越來越泛濫,細菌對其耐藥性也越來越強,甚至出現了超級細菌。中藥由於來源廣泛、療效確切,副作用少一直深受患者的青睞,這其中不乏有被譽為「中藥抗生素」中藥,由於其不易產生耐藥性,且價格低廉越來越受到國家和各大製藥廠的關注,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逐步形成了與「西藥抗生素」協同發展、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良好局面。以下介紹幾種常用的「中藥抗生素」,供各位同道在臨床上參考使用。
1、穿心蓮,又名春蓮秋柳,一見喜,欖核蓮、苦膽草、金香草、金耳鉤、印度草,苦草等。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消腫止痛作用。其主要抗菌成分為穿心蓮內酯、新穿心蓮內酯,可以抑制和殺滅肺炎雙球菌、溶血性乙型鏈球菌、傷寒、副傷寒桿菌和大腸桿菌。臨床上可應用於多種感染性疾病,如外傷感染、癤、癰、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腸炎、尿路感染、子宮內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
2、金銀花,中醫學認為金銀花性甘、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金銀花花蕾含黃酮類為木犀草黃素和木犀草黃素-7-葡萄糖苷、肌醇和皂苷等化學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非溶血性鏈球菌、傷寒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人型結核桿菌、肺炎雙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臨床上常用於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膿腫、急性闌尾炎、鉤端螺旋體病、細菌性痢疾、癤、癰、丹毒、宮頸糜爛和外科感染等;
3、魚腥草,中醫學認為魚腥草性辛、涼,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清腫之功效。其主要成分為癸醯-乙醛及月桂醛,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和埃可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鎮痛、止血、鎮咳、利尿等作用。臨床主要用於肺炎、肺膿腫、泌尿系感染、痢疾、乳腺炎、腎炎、蜂窩織炎、中耳炎;外用於毒蛇咬傷和癤、癰等;
4、板藍根,中醫學認為板藍根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板藍根含有吲哚苷、靛紅、芥子苷、水蘇糖、靛苷等化學成分,對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對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志賀氏桿菌、弗氏桿菌、腸炎桿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殺滅的作用。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傳染性肝炎等;
5、黃芩,中醫學認為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止血、解毒和安胎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黃芩含黃芩苷、漢黃芩苷、漢黃芩素、黃芩新素等化學成分,對甲型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結核桿菌、霍亂弧菌、痢疾桿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PR8株有抑制作用;在體外有抑制阿米巴原蟲生長和殺滅鉤端螺旋體的作用,此外尚有解熱、鎮靜、降壓、利尿、利膽和保肝等作用。主治急性和慢性肝炎、高血壓病、痢疾、急慢性腸炎、胎動不安、癤、癰、燒燙傷、上呼吸道感染和預防猩紅熱等;
6、車前子,中醫學認為車前子性味甘、淡、性微寒。歸肺經;肝經;腎經;膀胱經。有清熱利尿;滲濕止瀉;明目;祛痰的功效。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濁帶下;水腫脹滿;暑濕瀉痢;目赤障翳;痰熱咳喘。車前種子含月桃葉珊瑚甙、車前粘多糖(,消旋-車前子甙、都桷子甙酸、車前子酸、琥珀酸、腺嘌呤、膽鹼及脂肪油、β-谷甾醇、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宋內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及真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車前醇提取物對鉤端螺旋體有殺滅作用。臨床廣泛用於急慢支氣管炎、細菌性痢疾、尿路感染、高血壓、血尿、黃疸、百日咳、痄腮等疾病;
7、柴胡,中醫學認為柴胡性味苦、寒,有解表和里、昇陽與疏肝解郁之功。其根和果實含柴胡皂苷、微量揮髮油、脂肪油、柴胡醇、福壽草醇等化學成分。對結核桿菌、流感桿菌和牛痘病毒有抑制作用,有阻止瘧原蟲發育而使之滅活的作用,並有解熱、鎮靜、降壓、鎮咳和抑制組織胺和5-羥色胺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等。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瘧疾、肝炎、膽囊炎、月經不調、脫肛等;
8、重樓,中醫學認為重樓味苦,微寒,有小毒,歸肝經。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的功效。其主要成分為蚤休苷、薯蕷皂苷,單寧酸及18種胺基酸,肌酸酐,生物鹼,黃酮,甾酮,蛻皮激素,胡蘿蔔苷等。蚤休有廣譜抗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腸炎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重樓皂甙有殺滅血吸蟲尾蚴和阻止尾蚴進入皮膚的防護作用。臨床主治:癰腫疔瘡,咽喉腫痛,毒蛇咬傷;
9、黃連,中醫學認為黃連性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黃連的根莖含有小檗鹼(黃連素)、黃連鹼、甲基黃連鹼、掌葉防已鹼、藥根鹼、非洲防已鹼等化學成分,對痢疾桿菌、百日咳桿菌、傷寒桿菌、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和白色鏈球菌均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對一些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和滴蟲有殺滅作用。主治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結腸炎、急性結膜炎、口瘡、癤、癰、吐血、痞滿、消渴和燒傷等;
10、了哥王,中醫學認為了哥王性寒、味苦、微辛、有毒,入肺、肝經,功能消炎解毒,散瘀逐水。其主要成分為南蕘素、蕘花素、羥基芫花素、西瑞香素、牛蒡酚、南蕘酚、羅漢松脂酚、松脂醇、β-谷甾醇、7-酮-β-谷甾醇、豆甾烷-3、7-二醇、5-豆甾-3β、7α-二醇、多糖類、酸性樹脂、揮髮油、皂甙等。其有效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臨床廣泛用於支氣管炎、肺炎、腮腺炎、淋巴結炎、風濕痛、晚期血吸蟲病腹水、瘡癤癰疽等症;
11、金錢草,中醫學認為金錢草味微甘、微苦,性微寒。有利水通淋,清化濕熱,解毒消腫的功效。主要成分含黃酮類和揮髮油類,金錢草總黃酮酚酸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對大腸桿菌、厭氧菌等多種致病菌有很好的抗菌作用,臨床主要用於:尿路感染、黃疸、膽囊炎、膽結石、瘡瘍腫痛、跌打損傷等病症;
12、蒲公英,中醫學認為味苦、甘,性寒。功效:清熱解毒。主治乳癰紅腫,疔瘡熱毒,肺癰咳嗽,膿痰帶血。其主要成分為: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菊澱粉、多糖、樹脂等,對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各種抗病毒有很好的抑制和殺滅作用,臨床主要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支氣管炎,乳腺炎等疾病。
作者簡介
李兆武:主治醫師,就職於雲南省大理州永平縣婦幼保健院兒科,長期從事內兒科診療、美沙酮社區維持治療及兒童保健等工作,在各級期刊發表論文25篇,科普文章86篇,新聞報道20餘篇。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這些症狀表明你是痰濕體質,該調理了
產後「三審」 「三禁」 「三急」,切記!
濕熱體質怎麼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89396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