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胖子的世界裡,有一種不公平叫「你吃死不長肉,我喝水都發胖」!不! 公! 平!
常常有胖姑娘抱怨,真的是瘦不下來,喝水都要胖!運動以後大汗漓淋,好不容易瘦了個一兩斤,一喝水全回來了!為了減肥,為了苗條,只好少喝水。
為什麼會這樣呢?
答案就是基因。最近一則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成果,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註:研究人員發現了兩個調控肥胖的基因!
《中國科學院之聲》刊載的一篇國外研究成果顯示,調控肥胖(主要是脂肪燃燒)的基因是IRX3 和IRX5。這兩個基因能直接調節人體的「產熱機制」,從而決定過多攝入的熱量去向——消耗還是存儲。
這項研究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他們發現每個人都有這兩個基因,該研究有三個重要的新成果:
首先,組成這兩個基因的眾多核苷酸中,只要有一個核苷酸的差異就能決定「胖」或「瘦」。如果基因中含有胞嘧啶,就是胖基因,含有胸腺嘧啶,那就是瘦基因。科學家可以任意切換這兩個基因中的任何一個核苷酸來人工定向干擾,製成「胖」或是「瘦」基因,從而得到胖或瘦的小鼠模型。換言之,含有胸腺嘧啶的瘦基因小鼠可以不忌口而不發胖,而含有胞嘧啶胖基因的小鼠「喂水」都長胖。
第二,在人體脂肪細胞的實驗中發現,這兩個基因直接作用於成人的「白色」脂肪細胞內的產熱機制,以決定體內脂肪細胞的大小、多少和肥胖的程度。
第三,這兩個基因不必通過大腦,直接調節白色脂肪細胞的產熱機制。也就是直接指揮白色脂肪細胞內的產熱機制,要麼燃燒脂肪,要麼存儲脂肪備用(長胖)。
聽聽南京專家怎麼說
1 「高代謝」的體質,可能會遺傳
與非肥胖父母相比,肥胖父母所生的子女中肥胖發生率高達70%-80%;雙親之一肥胖,其子代約40%-50%發生肥胖。
「人的體質受父母的遺傳因素影響比較大。」南京市中醫院內分泌科冉穎卓主任中醫師介紹,國外的很多資料也顯示,影響人體胖瘦的荷爾蒙,分成新陳代謝與儲存能量兩大系統。腎上腺素與甲狀腺素屬於主掌新陳代謝的荷爾蒙,也就是瘦的荷爾蒙;和肥胖相關的荷爾蒙就是胰島素。當體內「胖荷爾蒙」多於「瘦荷爾蒙」,人體就會偏向易胖體質。
一個方面,瘦子受父母的遺傳從小身體能量代謝水平較高,人體消耗的能量也較多;另一個方面,從小飲食合理,保持運動的人,體內肌肉含量高,基礎代謝高,消耗能量也較多。基礎代謝率高的人,即使躺在床上不動,身體也會幫他們消耗比較多的熱量。
2 「喝水胖」,可能是出生前「養成」的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是「奶胖」,無所謂的。南京兒童醫院兒保科專家李曉南教授說,這其實也是一種誤區。
兒童肥胖最常見於三個時期:嬰兒期、學齡期和青春期。而兒童期的肥胖,大部分可延續到成人。李曉南教授解釋說,這是因為,這幾個階段就是脂肪細胞數量增加的敏感時期。幼兒時期的肥胖是因為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加,而成人肥胖的原因是脂肪細胞體積增加。如果幼兒時期脂肪細胞的數量本身超標的話,成年後隨著體積的擴大,自然就會肥胖。
胖子體內脂肪細胞數量多,因為脂肪細胞數目多,減肥時控制飲食,細胞體積變小;稍微恢復飲食,脂肪細胞體積又迅速變大,所以也就是人們嘴裡說的「反彈」。
現在國外有一些前沿的研究,人的肥胖甚至可以追溯到胎兒期的代謝。許多孕婦懷孕早期因妊娠反應出現嘔吐、營養攝入不足,使胎兒的脂肪細胞處於「飢餓」狀態。當孕後期營養攝入增多時,胎兒的脂肪細胞就會拚命地攝取營養,以彌補早期攝入的不足。這種過量攝取營養的模式留在了脂肪細胞的「記憶」中,形成了脂肪細胞的「行為模式」。當孩子出生後,這種行為模式依然在發生作用。因此,這類孩子即使吃得比別人少,也容易肥胖。
3 中醫看,「喝水胖」確實有體質之說
關於人類的節儉基因,可追溯遠古時期。當時人們飢一頓飽一頓,節儉基因的存在,使身體能夠最大限度地儲存營養。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發生本質變化,但由於「節儉基因」仍在發揮作用,當大量高營養食物進入人體後,仍然進行著充分吸收。再加上現代人的活動減少,營養物質得不到及時消耗,所以造成能量過剩。
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減肥門診李靜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中醫研究發現,大多數肥胖症人多見於兩種類型:一種是氣虛脾虛的人群,一種是胃火旺的人群。
李靜副主任醫師說,從中醫理論上說,胖人大多氣偏虛,這類人往往動作較緩,不大喜歡活動。這類人之所以會胖,多與「濕、痰、虛」有關,由於脾胃運化功能減弱,痰濕等體內垃圾無法排出體外,人就胖了起來。
「胃火旺這一類人,一看就屬於那種食慾特別旺盛的。」李靜說,這類人容易有餓的感覺,有口臭、口乾、嘴破、易長痘痘及便秘等問題。 事實上,這一類人的胃腸功能並不好,也會伴有一定程度的消化功能不全,對於身體循環代謝自然形成阻礙,是造成肥胖的隱患之一。
4 攜帶「胖基因」,並非一定會變成大胖子
如果一切都是基因決定,「喝水都胖」的人是否應該放棄減肥?當然不是,只要管住嘴,邁開腿,依舊可以「我的身材我做主」!
當你在找吃不胖的原因時,你的朋友沒準正在健身房揮汗跑步;當你還在熬夜時,你的朋友早已進入夢鄉了。仔細觀察身邊體型好的朋友,他們是不是生活比你規律一點?
我們經常聽說鍛鍊是減肥的關鍵,但專家說,對於胖子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控制能量的攝入。 「單純依靠鍛鍊來減肥,體重常常會反彈。」江蘇省人民醫院減重外科梁輝主任說,往往在鍛鍊之後你會更加飢餓,攝入的卡路里將超過你消耗的卡路里。
另外,就是要養成規律的生物鐘,最好是早睡早起,梁輝主任建議在11點之前入睡。「如果11點鐘還沒有睡覺的話,大腦會誤以為你還在工作狀態,神經中樞會重新興奮起來。」於是飢餓荷爾蒙的分泌也會增多,人自然而然就會去尋找食物。
不過梁輝主任也強調了運動的重要性,每周進行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運動能夠控制體重的發展,鍛鍊心肺功能,對肥胖者來說,節食和鍛鍊,二者結合效果更好。
■提醒
瘦子別得意 光吃不胖也要警惕
南京市中醫院內分泌科冉穎卓主任說,從臨床上來看,很多光吃不胖的人,最大的生理原因可能是胃腸系統較弱,消化吸收系統無法正常運動。如果你屬於這種類型,千萬不要暗自竊喜,這樣的人體質比較弱,免疫力較低,實際上也是處於一種亞健康範疇。也有很多年輕女孩子過分追求瘦,過度靠節食減肥,引起內分泌功能紊亂。
另外,怎麼吃都不胖,還需要排除是不是因為某些疾病導致的,倘若伴有怕熱、多汗、心慌、體重下降、手抖等現象,先要排除患甲亢的可能性;另外,糖尿病,胰島功能較差也會引起消瘦,常伴有多飲、多尿、多食的症狀;如果伴有咳嗽、低熱、咯血,應注意肺結核可能;年紀大的話,還要排除患腫瘤的可能。
水的卡路里為零,按理喝了不會發胖。醫學上,根本就無「水胖」一詞。但是夜間在睡眠的時候,原本該形成尿液排出體外的水分暫存下來。於是早起後,人體就會顯得「腫」了,形成所謂「水胖」 狀態。所以一般而言,「水胖」是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可以說人人早起後都會有此現象。
不過,真的有人喝水就胖。記者了解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最近就接診了一名30歲的小伙子,體重高達280斤,全身性水腫。中大醫院急診科徐昌盛主治醫師介紹說,這名患者是因為垂體功能發育不全,繼發了甲狀腺功能減退,身體對黏液性物質的代謝出現障礙。這種黏液性物質是一種黏蛋白,它們聚集於皮下組織間隙,會吸收大量水分,阻礙組織液回流而發生「黏液性水腫」。為了減輕水腫,醫生用藥讓他能將身體里的水分排出來。入院十天後,減去每天的進水量,患者一共排出了25000毫升左右的尿液,整個人一下子瘦了50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89202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