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出生會給媽媽們帶來很多的快樂,但是有些媽媽做完月子之後,就一直不斷地掉頭髮,並且每次還掉很多,這是很多新手媽媽困擾的地方。那麼,孕婦產後掉頭髮怎麼辦?又該如何預防產後脫髮?接下來小編就帶你瞭解一下新手媽媽產後護理吧。
產後掉髮是正常的嗎?
產後掉髮是屬於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醫學上把它稱為「暫時性休止期禿髮」,這種現象一般出現於生產後的2-7個月之間,掉髮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六個月。
為什麼產後容易掉髮呢?
產後掉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雌性激素改變、精神緊張抑鬱、毛囊的生長週期改變,營養供應不足等,這些都是導致產後掉髮的原因。
產後補鈣是否有利於減少掉髮的現象?
不一定。因為頭髮的生長需要人體多種營養元素,單純的補鈣很難改善這一現象。看到這裡,很多人會問,產後做月子的時候天天都大魚大肉,怎麼會營養不良呢?
正是因為天天吃肉,蔬菜、粗糧之類的食物吃的就比較少,從而導致攝取的營養不均衡,另外,由於哺乳期產婦需要的營養比平時高,所以相對來說需要進補的營養成分也比較高,但是很多產婦害怕身材發胖變形,因此節食,導致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缺乏,從而影響頭髮的正常生長與代謝。
那產後掉髮應該怎麼辦呢?
1、運動法
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再加上每週進行適量的運動,每天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
2、護理法
產後頭髮和頭皮的含油量會增多,從而加重脫髮現象,雖然很多人都說產後洗頭會落下頭痛的病根,但是那是指天天洗頭,隔三差五洗個頭還是沒事的,否則一個月不洗頭,頭髮真的要臭了。
3、按摩法
用指腹在頭皮按摩,可幫助頭皮的血液循環,可以使新發加速成長。
4、食膳法
綠色蔬菜中的鹼性無機鹽(鈣、鎂、鈉等)含量高,可以促進頭髮的生長。也可以多吃冬瓜、菠菜、藕、香菇、黑木耳等,這些對生發都很有益。另外還可以多吃些黑芝麻、阿膠、栗子、黃豆製品等食物,對於促進頭髮的生長有很大好處。
產後防衰老,新手媽媽應該如何做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腰酸腿疼——要保證攝入充足的鈣
哺乳媽媽應保證攝入充足的鈣,以滿足母嬰二人的生理需要,否則,可能造成腰酸腿痛,還可能因為奶水中的鈣量不足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在自身鈣量不足的情況下哺乳,還可能使哺乳媽媽體內的鈣量消耗過多,造成骨質疏鬆等問題。
身體僵硬、不靈活——多喝水,多運動
產後,由於整個生活都要圍繞著寶寶,再加上家務突然增加,每天一定會感覺疲憊、睡不夠。缺少運動,是這個時期媽媽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多運動,早晨早點起來,做做操,都可以讓身體更加靈活,緩解僵硬感。
感覺心情煩躁,易發脾氣——少吃酸性食物
哺乳期,很多人認為要給孩子餵奶,需要自己先大補,因而每天吃很多大魚大肉。酸性食物吃得過多,會大大影響身體的消化機能,也容易上火。火氣旺,加上添了寶寶也添了很多家務,難免就會心情煩躁,容易發脾氣。多吃清淡食物,多喝水,練練瑜伽都可以調節心情。
明顯消瘦——注意產後休養
生孩子是一項相當艱苦的體力勞動。哺乳期的媽媽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應該盡快找回最佳狀態。新媽媽千萬不要使自己虛弱的身體過度緊張勞累或著風受涼。家中之事,盡可以少操心。
經常睏倦——保證睡眠質量
寶寶剛剛出生,與外界溝通的能力弱,哭是他(她)向外界表達信息的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徑,有的寶寶甚至整夜不睡,媽媽的睡眠質量大受影響。每當孩子睡著了,或者有人照看時,你不妨也睡上一覺,睡覺是最好的休養。睡眠不足的時候,身體很容易變成亞健康狀態。
皮膚鬆弛,皺紋明顯增多——多吃含膠質的食物
經過生育,加上自然的衰老,皮膚鬆弛是很自然的生理現象。在哺乳期間,體內營養消耗較大,有的媽媽如果不注意營養補充,甚至臉色也會變得很難看。這時,要多吃些含膠質的食物,比如豬蹄、骨頭湯等,以補充肌膚所需要的膠原蛋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快分享吧!
點擊贊每天能收到更多優秀文章,請按贊!
上一篇下一篇
推薦導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8908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