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體液變化看出身體健康 來和自己對照下吧!

Shui Ch ...| 2016-01-02| 檢舉

五液是指汗、涕、淚、涎、唾五種體液。《素問·宣明五氣篇》說:「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在臨床上,若五臟的分泌異常,則可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變。

為心之液

它的排泄在生理上會受到心神的控制,比如,感覺冷時,毛竅閉合而無汗;天熱、運動或衣被過厚感覺熱時,則毛竅大開而多汗。

汗的異常主要有自汗、盜汗兩種。心陽不足、心氣虛,不能「守住」心液,則見自汗,此時應補氣補陽。陽虛患者大多形寒怕冷,易外感風寒,所以室內溫度宜偏暖,且要溫補調理。氣虛患者宜註意休息,建議可以用大棗5枚、黑豆30克、黃芪60克、煎湯150毫升,一日兩次口服,同時註意起居有常。

心陰血不足者容易出現盜汗,這類人飲食要以清補為主,忌食辛辣,如羊肉、辣椒、姜蔥等。盜汗患者體質多熱而偏燥,故室溫宜偏低且濕。

為肺之液

肺開竅於鼻,肺之津液充盈,出於鼻竅則為涕。鼻涕可滋潤鼻竅,使其保持暢通,保證呼吸和嗅覺功能的正常。

肺的病變可從鼻涕的異常表現看出來。如肺陰虛者可表現為鼻幹無涕,建議將室內溫度調低些,並保持一定濕度。用銀耳50克、百合30克、沙參30克、蜂蜜一勺,溫火燉半小時,煎湯150毫升,一日兩次口服。忌辛辣、油炸食品。

因風寒導致肺氣失宣者,多表現為鼻流清涕。這類人所處室內應保持空氣新鮮,但要避免風寒再襲。中藥宜熱服,服藥後靜臥,蓋被或喝熱粥助汗以驅寒。

流黃濁鼻涕的人應清肺泄熱。中藥宜涼服或微溫服,並多吃清補膳食,註意保證鼻子的通暢。

為肝之液

肝開竅於目,肝血及肝之津液充盈,溢於目竅則為淚。淚可滋潤眼目,若肝有病變,就會從淚的異常表現出來。

淚少而眼幹,為肝陰血不足,應滋肝養血。忌惱怒,宜清補。迎風流淚、兩眼發癢,為肝經受風邪,應少用眼,保持清潔,也可用野菊花、桑葉煎水熏洗。淚熱發黏、兩眼畏光作痛,為肝經有熱,可用棉簽沾水、擦拭淚囊處,一天數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並保持大便通暢,使熱邪有下瀉之路。老年人氣血虛弱、肝腎陰虛,常會流淚不止。建議滋補肝腎,補氣養血,加強營養,節制房事。

為腎之液

腎氣旺盛,腎之陰精上充於口為唾,有濕潤口腔和溶解食物的作用。

唾液的異常變化可反映腎的病變。口苦口幹少津,腰膝無力為肝腎陰虛,可用枸杞子、沙參煎湯服用。同時,調節情誌,註意休息,忌辛辣刺激食物,忌菸酒。多唾或唾液清冷多應溫陽利水。建議慎起居、防外感,保持皮膚清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為脾之液

脾開竅於口,脾之陰精上布於口,則為涎,主要用來溶解食物,助消化。

脾胃虛弱者可表現為口淡乏味,惡心且口水多,應溫中健脾。忌寒涼、多熱食,給胃脘部熱敷,也可服姜湯或糯米粥加紅棗數枚食用。胃火盛可表現為口幹涎少,這類人忌食辛辣刺激之品,要多吃水果、新鮮蔬菜、清涼飲料等,也可用麥冬、沙參煎水服。

想了解更多傳統中醫穴位養生、偏方、健康醫療相關資訊 可到此社團>>>

多少人拚命掙錢存款再又把錢轉存到醫院!都說很無奈卻從不反思…想要健康。為了以後生活的質量,不要光拚命賺錢,要注重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了自己的健康多留意身體的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8236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