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排出的是比較軟嫩的「香蕉便」?還是顆粒狀的「小石頭便」?
腸道裡有益菌、壞菌及伺機性感染菌三種細菌,腸道不只消化、吸收食物,還負責強大的免疫功能。想要了解腸道內細菌的狀況,日本專家分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檢「6種糞便類型」。
想要了解腸道內細菌的狀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糞便」。
【排便檢測表】
◆ 香蕉型
症狀:香蕉型的糞便俗稱「一條便」,一開始會浮在水面,隨著氣泡出現便沉入水底,這些氣泡是膳食纖維發酵的最佳證明,代表腸道內的細菌數量恰到好處。
改善方法:
這是很理想的優質糞便。
◆ 細長型
症狀:細長型的糞便好發於高齡者身上的「老人型細便」,這種情況也會出現在因節食導致食物攝取不足的人身上,糞便的顏色大都是黑色或帶黑的咖啡色。
改善方法:
1.鍛鍊腹肌提升排便力。
2.攝取可以增加排便量的膳食纖維。
3.攝取發酵食品改善腸道環境。
◆ 小石頭型
症狀:小石頭型的糞便的形狀會是一粒粒小小圓圓的,類似兔子或老鼠的糞便,這是長期囤積在腸道內,因而變得硬梆梆、顏色較黑的的糞便。排便時有時僅有1、2顆小石頭的排便量。

改善方法:
1.糞便若是真的出不來,不要一直坐在馬桶上。
2.多攝取膳食纖維。
3.多補充水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7374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