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經常胃酸多不舒服?這六類食物能調養你的胃!分享給那些胃不好的朋友!

| 2015-11-05| 檢舉

1.捲心菜

捲心菜有健脾養胃、緩急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水的作用,可用於內熱引起的胸悶、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聰、睡眠不佳、關節不利和腹腔隱痛等症。其含有的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捲心菜與薏仁、陳皮、蜂蜜同煨可用於治療胃脘脹痛、上腹脹滿及胃、十二指腸潰瘍,與赤小豆、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腫利水。

注意:大便溏泄及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

2.紅薯

注意:我們在加工紅薯時,一定要蒸熟煮透,這樣可以破壞澱粉的細胞膜,因為這是難以消化的物質。紅薯發芽後禁忌生食,此時的紅薯稱為鳳凰薯,有劇毒。

3.菠菜

菠菜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秘。《食療本草》中稱其「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 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

注意: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礙鈣質吸收,應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4.桂圓

桂圓也就是龍眼,李時珍曾說過:「食品以荔枝為美,滋益則龍眼為良」。和荔枝性屬濕熱不同,桂圓能入藥,有壯陽益氣、溫胃補脾等多種功效。

注意:龍眼屬濕熱食物,多食易滯氣, 有上火發炎症狀的時侯不宜食用。婦女懷孕後,大都陰血偏虛,陰虛則生內熱。中醫主張胎前宜涼,而龍眼性熱,因此,為了避免流產,孕婦應慎食。

5.南瓜

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南瓜所含果膠可以保護胃膠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促進潰瘍癒合,適宜於胃病者。另外,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

注意:由於南瓜含維生素C分解酶,所以不宜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時吃。維生素C耐熱,南瓜煮熟後此酶即被破壞。所以南瓜宜煮食,不宜炒食,更不宜與番茄、辣椒等同炒。富含維生素C的菜有菠菜、油菜、西紅柿、圓辣椒、小白菜、花菜等。

6.山藥

隨著天氣漸冷,有些脾胃虛寒的人常常出現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肢體倦怠等症狀。經常熬山藥粥喝,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山藥所含的能夠分解澱粉的澱粉糖化酶,是蘿蔔中含量的3倍,胃脹時食用,有促進消化的作用,可以去除不適症狀,有利於改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佳品

注意:山藥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裡含的植物堿,少數人接觸會引起山藥過敏而發癢,處理山藥時應避免直接接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6991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