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爬到食物鏈的頂端不是為了吃素的,所以肉成了最愛的食物,但是吃肉可不能亂吃,動物內臟也要少吃,還有海鮮一些部分也不能吃!掌握好飲食禁忌才能讓我們更加健康。健康飲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飲食與健康的關係直接又複雜,吃貨們,快來看看,你平時有沒有吃錯吧!

醫生一輩子都不吃的,比砒霜還毒,吃貨們止步啊!

物質生活水平提高,餐桌上的肉食更是種類繁多,數不勝數,可是喜歡吃肉也不能胡亂的什麼都吃啊,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哪些不能吃。

動物內臟少吃
一、從本身營養價值看
這些動物內臟的確富含一些營養成分,(比如豬肝、豬腎等)含有豐富的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A、微量元素等,而且價格普遍比較便宜(至少比肉便宜),具有很高的營養性價比,所以曾一度被營養工作者們廣泛推薦。
二、從安全角度看
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水質的變差,以及農藥和激素在養殖業領域的不規範使用,動物內臟的安全性受到質疑,,尤其是肝臟和腎臟。
因為肝臟是代謝器官,而腎臟是排泄器官,也是毒素最容易蓄積的部位。

現在飼養動物,都得加飼料,有些飼料中的非法添加劑(最著名的、最主要的和最普遍的是瘦肉精)、抗菌素和激素等化學物質都會集中出現在內臟中(肉中當然也會有,但一般比內臟少很多)。
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奧運會期間,北京市會出台禁止單位食堂食用豬肝的規定。
肝臟是代謝器官,在代謝過程中可能會有些有害代謝物的殘餘和累積,如果清洗不徹底,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這是它被「禁」的主要原因。
三、從威脅機體健康看

動物內臟中比如豬肝、豬腸、豬心、豬腦等所含的膽固醇成分很高。
這對於現代的人在體檢中10個就有9個是膽固醇過高也許吃這些食物有關聯。
動物內臟脂肪含量都比較高,吃得太多對人體健康也不利, 容易引起高血脂、動脈硬化等。

美國人不吃動物內臟的理由
如豬肝,大腸,雞心,牛肚。我們覺得美味的東西,他們很懼怕。
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他們就是覺得動物的內臟很噁心,只能丟棄,不能吃的。還有吃動物的肉,一定要把動物的頭去掉。

比砒霜還毒的肉!

羊懸筋

病變組織又稱蹄白珠,一般為圓珠形、串粒狀,是羊蹄內發生病變的一種組織。
豬脖子裡的肉疙瘩

易感染疾病食用時應去除豬脖子等處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即被稱為肉棗的東西,因為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若食用則易感染疾病。
雞頭、雞脖、鴨脖

有害重金屬我國有句民諺:十年雞頭勝砒霜。為何雞越老,雞頭毒性就越大呢?醫學專家分析,其原因是雞在啄食中會吃進有害的重金屬物。

高膽固醇雞脖鴨脖不要吃皮,也不要吃到氣管。這裡面都含有大量的高膽固醇,所以最好不要吃這些部位。
禽尖翅

病菌倉庫雞、鴨、鵝等禽類的翅尖是淋巴腺體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細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即使是致癌物質也能吞食,但不能分解,所以禽尖翅是個藏污納垢的「倉庫」。
畜三腺

有害器官豬、牛、羊等動物體上的甲狀腺、腎上腺、病變淋巴腺是三種生理性有害器官,內部含有大量激素,進入人體後,會擾亂人體的激素平衡,危害健康。
魚「黑衣」

有害物質彙集層魚體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膜衣,這層黑膜是魚腹中各種有害物質的彙集層,是最腥臭、泥土味最濃的部位,含有大量的類脂質、溶菌酶等物質。
兔「臭腺」不能吃

位於外生殖器背面兩側皮下的白鼠鼷腺,緊挨著白鼠鼷腺的褐色鼠鼷腺的褐色和位於直腸兩側壁上的直腸腺,味極腥臭,食用時若不除去,則會使兔肉難以下咽。

海鮮不能吃的部位
蝦不能吃的部位

蝦頭裡面含有有害有毒物質,特別是重金屬殘留物都在蝦頭裡面,因此是不能吃的。

蝦線是蝦的消化道,一般為黑色的較多,在蝦的背部,蝦線里有髒東西,吃的時候最好先剔除。
海虹不能吃的部位

海虹裡面有一種纖維物質的絮狀物,呈黑色,這種東西吃進人體胃部不容易消化,因此應該去掉不吃。
螃蟹不能吃的部位

蟹心呈白色的六角形,在螃蟹中間黑色膜衣的下面,也叫六角板,從中醫角度講是極寒之物,最好不吃。

蟹腮在螃蟹殼內像兩排小爪子,是螃蟹的呼吸系統,建議不要食用。

蟹胃是在蟹黃裡面,三角形狀,其中還有螃蟹的排泄物,吃蟹黃的時候注意不要吃到蟹胃了。

蟹腸在蟹子腹部的三角形內,掰開後可以看到一條黑線,吃的時候要去除。
扇貝不能吃的部位

裙邊藏有很多髒的東西,如果真的要吃的話,最好洗乾淨煮熟了再吃。扇貝肉旁邊那個黑色的部位是內臟,裡面有很多細菌,建議不要吃。
海腸不能吃的部位

海腸兩端的毛刺和獨立的內臟都是不能食用的,只能吃海腸的腸。
生蚝不能吃的部位

生蚝的肚子裡有一塊綠色的東西,這是生蚝吃過的食物,不衛生,最好不吃這個部位。
鮑魚不能吃的部位

鮑魚肉旁邊的綠色東西就是內臟,通暢裡面具有毒素,容易引起皮炎等過敏反應,不建議吃用。

海螺不能吃的部位

海螺腦是海螺頭部兩個像小球模樣的東西,在螺肉裡面,吃多了容易頭暈噁心。

海螺尾據說裡面含有排泄物,藏有大量細菌。
蟶子哪些部位不能吃

蟶子肉質鮮美,很多人都愛吃,但是蟶子也有不能吃的「死角」。那麼,蟶子哪些部位不能吃?烹飪時要注意什麼呢?
蟶子的內臟不能吃,烹飪時要去掉。買來的蟶子最好泡在淡鹽水裡,可使蟶子將沙子吐乾淨。
水燒開後,將蟶子放入,焯10秒鐘,殼會打開。取出稍微晾涼後,要擠出內臟,去掉殼上的黑邊,即可炒制。吃的時候,還要去掉蟶肉里黑色的部分。
蟶子死了還能吃嗎?一般來說,死的蟶子不建議食用,因為蟶子的蛋白質含量很高,死後容易滋生雜菌,從而很快變質,吃了對身體不好。焯水時,煮不開殼的就是死蟶子,最好扔掉。

挑選蟶子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要看殼的顏色,如果顏色是金黃色或淡黃色,就說明殼比較薄,肉質豐厚;如果殼呈暗黑色,就說明殼厚肉少。
接著要用手摸一摸。一般蟶子都放在海水裡養著,殼微微張開,手一碰就會閉合,這說明是活的蟶子。
另外,還要看蟶子表面有沒有泥沙,泥沙不僅增加了重量,還說明蟶子的肉里也可能有很多泥沙。

4種魚不能吃
畸形的魚
其他如畸形的魚不要吃,魚膽不要吃,死的甲魚、鱔魚不能吃。
被污染的魚

有毒的魚包括被酚、重金屬或農藥污染的魚,體內含有生物毒素的魚等。帶有濃重煤油味的魚蝦是酚污染的結果;總吃體型大的海魚如鯊魚、金槍魚、旗魚、鯖魚和方頭魚容易發生汞中毒。特別要強調,孕婦、哺乳期婦女和準備懷孕的婦女,不要食用這些魚。
帶寄生蟲的魚
魚肉中還可能存在華枝睪吸蟲等,除了加工時要徹底洗乾淨外,烹調時要注意煮熟煮透。
鹹魚、熏魚、魚乾

因含亞硝胺類致癌物質,不應該過多食用,煎炸特別是燒焦的魚中含強致癌物質雜環胺,少吃為佳。
結語:有人見不得葷腥,有人卻無肉不歡,也有人天天海鮮,動物內臟,甚至兩天不吃就心煩意亂,但是看完上面的文章之後,你還敢亂吃嗎?不管文章內容你是否相信,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淋巴肉一定不能吃,淋巴肉多在脖子和頭部,所以吃貨的朋友們還是多多注意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6803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