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語:生薑紅糖水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喝的,最好是上午喝。對於輔助脾陽生發,健脾養胃具有很多的作用。
凡藥皆有毒,有的病人擔心藥物對健康不利,因此不想用藥。中醫不但有湯藥,還有針灸、推拿、刮痧等非藥物療法。
此個,病人亦需重視養生保健,一則飲食調理,註意忌口,飲食合理,晨服薑糖水等;二則改善生活起居,按時睡覺,適當運動,自我按摩、睡前熱水泡腳等;三則調節情緒,遠離怨恨惱怒煩憂愁等。
不少球迷又想看球,又怕熬夜影響健康,怎麼辦?若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只能盡量調理一下因熬夜而損傷的氣血了。氣血源自脾胃中焦,因此養氣血需改善飲食,需忌煎炸、燒烤、油膩及生冷食物。
中陽溫暖才能運化水谷,因此,看球時切不可過飲冰冷的啤酒。再者,晨服薑糖水加大棗既可升發陽氣,又可補益氣血。
如何養脾?其三,小孩子從小就要註意勿過食生冷,包括不少瓜果、冷飲、涼水等,因為會傷損脾陽。而對小孩子來說最好的零食是麥芽糖和鍋巴。
有人擔心吃烤香的食物會不會上火,我認為不能吃剛烤出來還燙著的,可等涼至室溫時再吃即不會上火。脾虛之人又可堅持晨起喝生薑紅糖水,有助於溫脾,並能升陽。
(麥芽糖)
高考前十幾天要註意千萬不要生病,註意調節飲食,避免風寒外襲。白天不要總是呆在教室裏,適當地做些戶外運動,散散步,打打球,做做深呼吸,能讓精神飽滿,並能改善體質。
要減少晚上熬夜,盡量早睡早起,生活要有規律。早晨喝點生薑紅糖水,晚上睡前熱水泡腳,都有利於保持健康。
有人說,為什麼我註意不吃寒涼的東西之後,身體還是不好。
一則長期的折騰導致陽氣受損,體質下降,雖然暫時不吃寒涼食物,但體質的恢復需要一個過程;
二則除了忌寒涼飲食之外,我們還需要重視養生的其他細節,比如按時睡覺、不妄作勞、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風寒邪外襲、晨服薑糖水等,並可配合灸法養生。
酒能傷身,亦能養生。體質不同,飲酒亦當有別。比如,陽旺之人可飲啤酒;而火弱之人則需飲高度白酒。久飲啤酒易傷陽氣,或見腹瀉,或見啤酒肚,都是傷陽之象。
大家平時養生多喜飲幹紅葡萄酒或自釀米酒,唯幹紅性偏涼,若非陽旺之人需少飲,而米酒最好加紅糖、生薑或大蔥白等煮開後趁熱溫飲,更能養人。
我的素食觀:素食並不一定要忌蔥姜蒜等五辛類食物,此類食物其性多溫,有宣通陽氣、扶陽抑陰之功,建議適當多吃。素食的人易出現陽虛諸證,因此,平時需適當扶陽通陽。
但千萬別以水果為主食,因水果多數性偏寒涼,久食最傷陽氣。喜歡早晨吃水果的女生註意了:早晨要喝薑糖水升陽,不能吃水果降陽。
早晨陽氣升發,其時應之於木,由肝所主。善養生者,早晨要重視養陽的升發,要用順暢肝木的方法養生。
肝木喜溫而惡涼,因此可吃性溫且加熱的食物,如生薑紅糖水、米粥、稀飯、米粉等。有人說:我習慣每天早上吃個蘋果,有人說我每天晨起喝杯涼水。豈不知蘋果與涼水其性皆涼,木氣被涼所激,則升發乏力。
健康的身體需做到:一則平衡飲食。五味皆可食,但少吃辛辣、煎炸、油膩以及寒涼類食物;二則適當運動。春夏時節晴朗天氣,陽氣外浮,最適合於戶外運動。
運動生陽,但若過度,反會耗陽;三則調暢情誌。開心最好,遠離怨恨惱怒煩悲恐驚憂等不良情緒;四則自我養生保健。比如晨服薑糖水,睡前熱水泡腳等。
健脾之法,一則早晨9點至11點這段時間由脾主時,可吃一片醋泡的生薑,或者喝點生薑紅糖水,都有溫脾升陽之效;二則適當運動,以汗出津津為度;三則艾灸足三裏、中脘穴,一般可用艾條溫和灸,足三裏亦可用小艾柱疤痕灸,大補脾陽;四則平時忌涼飲涼食,少吃寒性水果,多吃地下所長的食物,以運脾補土。
當我們在生活工作中承受巨大的壓力,身心俱疲時,需註意努力疏緩壓力,調理臟腑平衡,以免健康受損。
比如,可以多與朋友談心,適當運動,看看喜劇電影或電視片,多些喜悅與微笑,多曬曬太陽,多吃素,晨起喝薑糖水,睡前熱水泡腳,努力使自己的生活起居規律,早睡,保證充足的睡眠等等,都有一定作用。
刺血療法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重視,此法祛瘀生新,降濁通脈,其功極大。
但需註意幾點:一則每次的出血量不可過大,否則易導致血虛,出現頭暈、疲乏等不適;二則每次刺血的間隔時間至少一個周;三則刺血後可喝小米粥或生薑紅糖水,以鼓舞中焦,促進氣血化源;四則輔以針刺,或艾灸,或湯藥,可更增其效。
刺絡放血後應以病人自覺舒暢,無所疲乏為度。過度則會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暈倒。此時需讓病人臥床休息,並飲以生薑紅糖水,或可樂煮生薑湯亦好。
若疲乏甚,可煎服桂枝湯,此方能健運中焦,生血和營,最有益於出血過度引起的疲乏。中醫認為:汗血同源,津血同源,因此傷津或汗出過度,亦可以上法調理。
心臟病註意:早餐:清淡飲食,可喝生薑紅糖水。不能不吃早餐。壓力:減緩工作生活壓力,不要過於承擔事情。
睡眠:不能熬夜,11點睡覺,睡前不能看太過刺激精彩的電影電視。不看恐怖片,可看生活、開心、讓人快樂的電視節目。不玩驚險刺激的遊戲。按摩:內關、膻中、淵腋穴,心區不適時可多按。
昨天歐洲大多數國家開始由夏令時轉入冬令時。由於生物鐘的原因,許多當地人受到「時差病」的困擾,表現為感覺乏力、焦慮、精神不振、脾氣變差等。
其本質在於夏令時轉為冬令時導致體內陰陽失調。因此可參考倒時差的幾個辦法:一則曬太陽,二則晨服桂枝湯或生薑紅糖水,晚服酸梅湯或蘿蔔湯,三則灸百會。
血虛的原因很多,即可能是失血過多,亦可能久思傷血,或經血淋漓不止。血虛當補血養血,可用生薑七片,紅糖100克,大棗10枚切開,水煎服,有溫陽養血之功。
但需配合治療病因,一則女人獻血不可過度;二則少思少慮,心情舒暢,有助於疏肝;三則調理月經;四則子時睡覺,可養肝養血;五則配合適當食療。
中醫是貼近生活的一門醫學,中醫不需要冷冰冰的機器和理化檢查,在生活中就可以完成中醫的一整套診治過程。
比如感冒了喝神仙粥或喝生薑紅糖湯,頭痛用生蘿蔔汁滴鼻,高血壓按風池,外傷出血用小薊搗爛外敷等等。再者,日常飲食中到處都有中醫的影子,比如說蔥姜蒜、小麥、大米都有偏性,亦都屬中藥。
我強烈建議,年輕的媽媽一定要學些中醫知識。不但有助於自己保健,且對於小兒生病極有幫助。
小兒感冒咳嗽發燒,即使自己不會治療,至少也不至於盲目送去掛水,最終傷損陽氣,病邪自表入裏,病情自輕變重,後悔莫及。其實,感冒初期,適當喝點生薑紅糖水,發一下汗,解解表,一般都會有不錯的效果。
對於慢性虛損性疾病,註意不要吃任何有添加劑的食物,並且,可以用小米養胃,極好。
平時早晨可以喝生薑紅糖水,以助胃氣。或者小米粥加大棗、生薑、山藥最好。若是血虛,則加桂圓肉。
溫馨提示:我們致力於為您的生活提供健康指導,但並不能替代醫生之診斷治療,如您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想了解更多傳統中醫穴位養生、偏方、健康醫療相關資訊 可到此社團>>>
多少人拚命掙錢存款再又把錢轉存到醫院!都說很無奈卻從不反思…想要健康。為了以後生活的質量,不要光拚命賺錢,要注重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了自己的健康多留意身體的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66290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