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個好習慣,常喝茶對人體有許多益處,為此,我們不僅僅要喝好茶,更要會喝茶,品茶禮儀太多,可不必照搬,但至少以下十條禁忌,還是少范為好,我是認真的……
一、不飲飯前茶。
茶會刺激唾液,如果在吃飯前飲茶,將使你食不知味,不僅品香的功能受影響,而且也會妨礙消化,妨礙營養的吸收,何況飯前喝茶還好刺激胃部,對胃不好者請在飯前半小時停止喝茶。
二、不飲飯後茶。
飯後飲茶會降低鐵元素的吸收,還有若食物富含磷鈣元素,會和茶中的草酸根離子結合,不易排出體外,容易得結石症。最好但飯後1半小時再飲用茶,可助於消化。
三、空腹飲茶,注意茶醉。
空腹飲茶會沖淡胃液,減少胃液的分泌。茶湯呈弱酸性PH在5~6之間,胃液的酸度比茶湯強大,其中有些鹼性物質,因中和而降低。茶性寒,冷脾胃,會引起心悸、心煩、眼花、發抖現象,俗稱茶醉。
四、不喝燙茶。
過燙的茶水對人的咽喉、食道和胃的刺激較強,長期飲用太燙的茶,胃壁容易受損,引起器官的病變。飲茶的溫度最好不要超過70度,以50度左右最為適宜。
五、不喝冷茶,才能神清氣爽。冷茶無香氣,苦澀滋味出現,而且冷茶必定放了一兩小時以上,茶湯已有氧化現象,喝冷茶對身體有滯寒作用,引起咳嗽、聚痰的副作用。
六、不以茶服藥,以免影響藥效。
不同類別的茶葉,其化學成分從幾十種到幾百種不等,經沖泡成茶湯,又起化合作用,若以茶服藥,則各種病症的各種藥和茶湯混合,又會引起一些變化,降低原有藥物的功效。
七、不喝沖泡多次的茶。
作為綠茶茶葉通常沖泡第一次後,其浸出量已占可溶物總量的55%;第二次沖泡約30%;第三次為10%;第四次只有1%~3%。而茶葉中的維生素C和胺基酸,第一次沖泡時,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95%以上都浸出,經過3次沖泡,基本上達到全量浸出,到第四次,營養價值所剩無幾。其他茶類會好些,也不宜超過8水。
八、不喝隔夜茶。
隔夜茶時間已經放久了,茶里的蛋白質、糖類等會成為細菌、黴菌繁殖的營養品,茶湯容易變質,香氣滋味都差,喝隔夜茶顯然是不合理的。
九、不喝浸泡太久的茶。
茶葉浸泡太久,咖啡鹼、茶鹼等等多酚類化合物都一一浸泡出來,必定成為濃茶。而且泡太久的茶,香味已揮發,茶湯所含維生素C、胺基酸等減少,營養價值降低。
十、不喝太濃的茶。
濃茶的咖啡鹼等含量多,刺激性強,易傷胃、傷腎,且過於興奮,容易引起失眠、頭痛等問題,尤其有高血壓、胃病、貧血、心臟病等的人,更是不宜喝濃茶。
本文擷取自toutiao。如有不妥,請與我反應,我將立即撤下相關圖文。
帥鍋美女們,歡樂穀夜場約起來!
猛戳↓↓↓
更多精選好文↓
更多快樂、奇趣、正咩、生活知識、時下最夯的腥膻話題都在這裡... 喜歡請按個讚,分享出去吧「腥膻話題」
FB粉絲團:腥膻話題
Line 生活圈(話題王):@qqi2891a
Line 生活圈(生活撿好康):@xhh7270j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