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答案了!喝「雞湯」應不應該吃湯渣??這篇超棒!

Elaine ...| 2015-09-27| 檢舉

骨頭中的鈣和肉里的鐵,屬於不溶性成分,所以煲湯時大多數的鈣和鐵是不可能溶出來的,只有鉀這樣易溶的成分才能進入湯中。

3.煲湯的肉不是「渣」

那些不能溶解出來的蛋白質,並非不能被人體消化。

健康人有牙齒,有胃酸,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各種酶類,它們能夠消化那些並未溶解的大分子蛋白質,把它變成小分子的胺基酸,然後吸收入血。

別說是比較柔軟的雞肉魚肉,就連硬邦邦的牛肉乾也不在話下。

所以,對於絕大多數消化吸收能力正常的人來說,如果每天只喝湯,而不吃湯裡面的肉,身體攝取的蛋白質太少,起不到補鈣補鐵的作用。

「湯」的價值大小「挑人」

僅用蛋白質含量來比較湯與肉的價值,也確實有些冤枉「湯」了。

其實,「湯有用沒用」關鍵在於什麼情況下用在什麼人身上。

雞湯肉湯中還是有很多好東西,比如溶解出來的游離胺基酸、小肽、谷氨酸、谷氨醯胺、肌酸、B 族維生素等物質。

谷氨醯胺和谷氨酸都是非必需胺基酸,看似可有可無,實際也有它的存在意義。

在營養不良,以及手術、病後虛弱的情況下,腸道細胞能量供應不足,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狀態,嚴重時甚至會發生腸梗阻。

而湯中含量較高的谷氨醯胺和谷氨酸可以被腸道細胞快速吸收,提供能量,幫助患者改善食慾、提高消化能力。

對這部分人來說,雖然完整肉塊的蛋白質含量更高,但因為消化吸收能力和肝腎代謝功能低下,他們無法充分消化吸收其中的蛋白質,如果一定要吃肉,會對消化系統和肝腎造成負擔。

這就好比說,一個不足6個月的小嬰兒,只能消化吸收母乳中含量很低的蛋白質(人類乳汁蛋白質含量僅為 1.1%~1.2%,約為牛奶的三分之一);如果給寶寶直接吃蛋白質含量超過 20% 的醬牛肉,不僅不能補充營養,反而會把寶寶吃出病來。

身體虛弱、消化不良者暫時不宜吃牛肉乾也是一樣的道理。

從這個角度說,「湯」的價值是高於「湯渣」的。

「湯」的美味確實會讓人情緒愉快,但享受美味的同時,還有幾點要注意:

1.高尿酸血症的人不適合喝太多湯。

2.在喝湯的同時,還要注意撇去上面的油。

3.煲湯時儘量少放鹽,越清淡越好。

否則,「養生」效果沒看出來,肥肉倒是貼了不少;鹹湯喝了不少,血壓也跟著升了不少,那就與「養生」的目標南轅北轍了。

溫馨提示:喝湯補鈣是靠不住的,想要補鈣建議喝牛奶、酸奶,或者服用鈣片。

而想要補鐵的話,也建議直接吃紅肉、動物血或動物內臟,喝湯是沒多大用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6225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