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一些疾病實質是在排毒?排毒要把握身體最佳的排毒時間!

Hannah ...| 2015-08-27| 檢舉

生活導讀:人體內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垃圾,呼吸、進食都會產生一系列的代謝廢物。一旦體內廢物堆積過多,就會讓身體「中毒」,便秘、肥胖、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就都不請自來了。這預示著排毒才是維繫身體健康的首要任務,然而排毒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在適當的時間排毒,可以事半功倍,那麼什麼時間才是適當的呢?不著急我們先來做個小測驗。

你是否已中毒已深?

自己測試一下,看看大家體內是不是毒素超標:

1、早晨不能在固定的時間自然醒來,起床後四肢乏力。5分

2、梳頭時持續掉頭髮。5分

3、患有風濕症。10分

4、腰腹部出現贅肉。10分

5、經常發生便秘、腹瀉。5分

6、呼吸道容易「上火」。5分

7、臉部皮膚粗糙。5分

8、換季時經常皮膚瘙癢。5分

9、工作1小時後,就感到身體倦怠,胸悶氣短。5分

10、無名的火氣很大。5分

11、進餐甚少,味如嚼蠟。10分

12、經常失眠,即使睡著了,又老是在做夢。10分

13、免疫力下降,春秋流感一來,難逃「流」運。5分

測試完再查看結果哦~

結果說明:

1、如果累積總分超過20分,就表明您體內已有少量毒素堆積;

2、如果累積總分超過40分,說明您體內毒素堆積已較為嚴重;

3、如果累積總分超過60分,您體內已經有非常大量的毒素堆積,如果不馬上清除,很可能引發其他疾病。

假如你已經中毒,那麼務必要了解身體最佳的排毒時間,以便迅速有效地將毒素排出體外。

早上5點—7點:大腸排毒時間。如果大腸不能得到很好的排毒和修復,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毒素不但會讓皮膚長斑,甚至還會增加患直腸癌的幾率。因此儘量在這段時間進行排便,因為時間越晚,積累的毒素就越多。如果便秘,則要多吃一些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麥片、全麥麵包等。或者配合按摩大腸經,對排便和大腸的養護有很好的功效。

早上7點—9點:胃排毒時間。胃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有儲存、轉運、消化食物的功能。因此,清晨可以採用跪坐姿勢,練習腹式呼吸。每天堅持,可以促進胃部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增強胃部的消化能力。此外,早餐一定要吃得豐富,最好能夠吃一些養胃的食物,比如花生、核桃、蘋果、胡蘿蔔等。另外,平時也可以泡一些紅茶蜂蜜水喝,對胃也有好處。要保持心情愉快,因為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也會對胃造成刺激。

中午11點—1點:心臟排毒時間。心臟是所有器官里的核心部分。午餐吃一些補心的食物,比如桂圓,可以補脾益心。這段時間還是心臟跳動速度的高峰期,因此不要劇烈運動。如果能夠午睡一會,更有利心臟排毒。

下午1點—5點:小腸、膀胱排毒時間。小腸分清濁,它會將水分送到膀胱,垃圾分給大腸,精華就供給脾臟。當人體飲水量不足時,小腸的蠕動能力就會降低,這種「分類」工作就不會做到最佳,不但營養無法及時輸送,垃圾也無法及時輸送給大腸。這段時間可以做些簡單的運動,比如踢腿,可以刺激小腸經,讓小腸更好地蠕動。也可以適當多喝水,加速膀胱排毒。

下午5點—7點:腎臟排毒時間。腎臟有毒素,主要表現在面部或者身體水腫、疲倦感增加。這段時間為一天中鍛鍊的最佳時機,有助加快腎臟排毒。慢跑、快走等是較好的運動方式。另外,扭腰的鍛鍊效果也不錯,可以刺激腎臟,起到按摩作用。晚餐可以吃些黑木耳、海帶,不僅可以補腎,還可排毒。

晚上7點—9點:心包排毒時間。人的心火隨著時間慢慢攀「升」,當這種毒素無法排出時,會影響睡眠,並出現胸悶、刺痛的現象。晚上7—9點也是血液循環的旺盛時期,可通過拍打心包經,或者手臂的肘窩處進行排毒,這樣能有效加強心臟的供血能力以及大腦的血液循環。除此之外還可以按摩中指,因為中指對應著心包經。

晚上9點—11點:淋巴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排毒時間。這段時間切記要放鬆身心,保持愉悅的心情。另外,還可以配合一些頸部按摩,或者按摩人體腋窩處的極泉穴,有助於淋巴排毒。

晚上11點—早晨5點:膽、肝、肺排毒時間。膽、肝、肺的排毒都需要在良好的睡眠下進行,所以睡眠質量很重要。可通過以下途徑來提高睡眠質量,讓膽、肝、肺得到充分休息,從而排出毒素。

除此之外,人體有些時候處於疾病的狀態下也是在排毒,可以先讓自身抵抗力與疾病鬥爭一番,先不急於用藥等外力因素進行干預。因為醫藥的過早介入,會使我們身體上的免疫機制長期處於睡眠狀態,將自身健康過多依賴於外力,我們就會慢慢變成疾病侵襲的有縫的蛋。那麼哪些疾病實質是在排毒呢?

1、咳嗽

是呼吸系統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措施,對機體是有益的。當呼吸道黏膜受到異物、炎症、分泌物或過敏性因素等刺激時,即反射性地引起咳 嗽,有助於消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異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如果一咳嗽就用止咳藥物,則會把加重炎症的髒東西都滯留在呼吸道里不利於炎症的消 除。

出現咳嗽時,應在保暖的同時補充大量水分,同時避免胡椒、洋蔥等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如頻繁咳嗽還伴有發燒、胸痛、體重減輕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2、嘔吐

也是為了排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以減少吸收,是機體的一種防禦反射。若此時採用藥物止吐,會使有害物質滯留在體內,危害健康。如果是單純嘔吐,應適量補充 水分,避免水和電解質紊亂。如果還伴隨有腸胃不適,就應在補水的同時按摩胃部和腹部。嘔吐後別急著進食,可以稍加活動,讓身體舒展後再進食。若嘔吐反覆發 作或伴有腹痛、發燒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3、腹瀉

尤其是排泄物有異臭時,往往是身體正在排出來自食物或其他方面的毒素。當腹瀉來臨時,千萬不要走進「治療」誤區,如:有腹瀉就用止瀉藥;認為腹 瀉就是炎症,該吃消炎藥;吃去痛片緩解腹瀉疼痛;嚴重時吃藥,停止時就停藥;腹瀉時多喝水,補充丟失水分;腹瀉時少吃,腹瀉後多吃等。遇到腹瀉時,應採取 因勢利導法,例如喝一杯熱水,幫助腸道儘快排完毒素。如果有嚴重的腹瀉,便意頻頻、排便量少、肛門部有痙攣性疼痛,或排泄物帶血,或同時伴有腹痛、發燒、 嘔吐等症狀時,應該立即就醫。

5、流鼻血

我們可以把流鼻血看作是機體自我「去火」的一種方式。當人們飲水減少、辛辣食物吃得過多,以及環境乾燥、體內「上火」時,機體就常常自行選擇薄弱的鼻黏膜「去火」。所以流鼻血時大可不必擔心,它會在短時間內自行終止。

但是,如果經過一段時間鼻血依然不止就應當及早檢查。這是,你可以前傾身體、順其自流,用紙巾輕輕吸去流出的鼻血。量較大時,可捏緊鼻翼柔軟處 幾分鐘,或舉起流血鼻孔的對側手臂幫助止血。如果鼻子大量流血不止時應立即就醫,這往往是體內血管硬化、血壓過高等疾病引起的。

5、發燒

體溫一旦超過了攝氏37度就屬於發燒。醫學研究證實,免疫細胞的作戰能力會隨體溫的升高而增高,同時高體溫也使血液中的鐵離子濃度減少,造成病原體生長所 需要微量鐵離子供給不足,進而抑制病原體發育,這些才是抗病的主力,藥物只是外援。所以,如果在發燒一開始就服退燒藥,反而可能加重病情。體溫不超過攝氏 38度,且精神、食慾沒有受到影響時,可以將冰塊置於額頭緩解不適,同時多喝水,適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吃一些富含營養且清淡的食物。若體溫高於攝 氏38.5度,或持續低燒不退,或伴有發疹、劇烈頭痛、關節痛、痙攣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編輯:生活之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5501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