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身上的『窩』有好多個~跟小編一起來仔細研究吧!
1、膕窩
位於膝關節的後方,屈膝時比較明顯,呈菱形。膕窩內充滿脂肪,有重要的血管、神經通過。
作用:經常拍打膕窩有行氣活血、散淤祛毒、舒筋通絡、緩解痙攣的功效。如用於一般保健可反覆拍打100~200次;用於預防中暑,必須多拍,直到拍出紫印;用於緩解膕窩痙攣疼痛以及消除身心疲勞等,可反覆拍打數百次,以自己能忍受為度。
2、肘窩
位於肘關節前方,為三角形凹陷。肘窩的淺部有肱二頭肌腱膜,深部充滿疏鬆結締組織,並有血管、神經干通過。
作用:拍打肘窩有行氣活血、散淤祛毒的功效。如用於預防中暑,必須多拍,直到拍出紫印。
3、腋窩
俗稱「胳肢窩」,位於肩下方,上臂與胸臂間凹陷處。為頸部與上肢間血管和神經通路,是腋窩動脈、靜脈、臂叢、腋淋巴結群組織的集合處。
作用:拍打腋窩有寬胸甯神、清熱解暑等功效。
4、肚臍窩
位於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線上,直徑約為1~2厘米。
作用:經常拍打肚臍窩可起到安神甯心、調和氣血、舒肝利膽、益肺固腎、通利三焦、調暢經絡的功效。
5、腰骶窩
即人體腰骶部形成的「窩」,肥胖者以及孕婦此「窩」更加明顯。腰骶窩是人體最「忍辱負重」的地方,也最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平時多拍一拍,大有裨益。
作用:此法有通調氣血、促進循環、疏鬆筋肉、清熱消暑、消除疲勞等功效。
注意事項:操作者拍打的力量應由輕而重,再由重而輕,連續反覆幾次即可終止。另外,在用虛掌拍打體表前要注意沈肩垂肘,腕部放鬆,掌指關節微屈成虛掌,五指併攏。在拍打時要平穩而有節奏,拍打後迅速提起,拍打的部位要準確一致。
*孕婦以及月經期女性要慎用此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5370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