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擁有20歲的一口好牙?老中醫有妙招

FB1| 2015-08-16| 檢舉

王守儒教授是國家第五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已近70歲高齡還未掉過一顆牙,他說這主要歸功於他長期堅持早晚各做一次自己總結的口腔保健操。

浴面

兩手自然併攏,從鼻翼兩側開始上推至前額,然後兩手分開,順面頰推下,反覆50次,以自感面部微熱為度。同時還要配合鼓腮按摩,直至腮部發熱。此法可促使面部皮膚、肌肉、顳頜關節等部位的血液循環和腮腺導管暢通,從而達到提高抗病能力、延緩衰老的作用。

叩齒

叩齒簡便易行,早晚各一次,每次90下,以無不適為度。

叩齒可使口腔血液通暢,經常叩齒可使牙齒堅固。古代醫書《聖濟總錄》便有「雞鳴時,常叩齒36下,……叩則不齲」的記載。但要注意力量不易過大,頻率不可太快太猛,以免咬傷舌頭和損傷牙槽骨。

按摩牙齦

用手指順著牙齒的方向,由牙根部向牙冠方向按摩,依次往後反覆數遍。也可以用舌頭以同樣的方式按摩牙齦。此方法有助於牙周組織血液循環,長期堅持可預防牙齦萎縮。

運舌

古稱「赤龍攪海」,即舌頭在口腔內上下、左右來回運轉,待唾液多時再行鼓漱,然後分三口緩緩咽下。

運舌有防治舌病、清潔口齒、刺激腺性分泌唾液、上潤口腔、下潤胃腸、幫助消化的功能,持之以恆,老而不衰。

鼓漱

閉口咬牙,密封口腔,用兩腮或舌做漱口動作,鼓漱30次,待唾液生成滿口時,分三次緩緩咽下。長期堅持可使面頰飽滿,不易塌陷。

口齒導引

取湧泉穴按揉,左右各36下,同時叩齒咽津。並把舌尖抵在上齶,凝神閉竅,意守丹田,把一股清澈的津液從命門上提至口,以潤口腔。口齒導引就是古醫籍所說的漱津咽唾的養生方法,有強身健齒的功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5215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