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預防》雜誌最新報道,近50%的美國人不知道自己夜間睡眠中存在類似燒心的「反酸」問題。睡前避免吃一些食物,有助於防止反酸。
堅果
堅果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益健康。但是,無論飽和脂肪酸還是不飽和脂肪酸都容易導致胃酸反流。科夫曼博士表示,睡前應儘量少吃或不吃腰果、核桃和花生等堅果。
柑橘類水果或果汁
柑橘屬水果富含維生素C,但口感較酸,睡前吃太多更容易導致反酸。科夫曼博士表示,睡前最不應該喝橙汁或青蘋果汁。
巧克力
巧克力屬於高脂肪食物,還含有咖啡因以及鮮為人知的興奮劑可可鹼。睡前吃巧克力容易導致頭腦清醒,入睡困難。這些物質在體內平均停留時間為3~5小時,有時甚至更長。
酒
科夫曼博士表示,飲酒容易導致賁門(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鬆弛,更容易胃酸反流。另外,睡前飲酒雖然可能有助快速入睡,但是睡眠始終處於淺睡期,很難進入深睡期。酒後即使睡了很長時間,醒來後仍然感到疲乏無力。
油膩食物
包括冰淇淋、餅乾和芝士漢堡在內的高脂肪食物容易導致賁門鬆弛,更容易發生胃酸反流。
蘇打水
蘇打水對賁門具有損傷作用,因而容易增加反酸幾率。碳酸飲料還容易導致胃部壓力增大。
相關視頻:睡前最適合吃的三種營養
更多內容請查看原文
別在睡前吃補品
很多人會在臨睡前吃鈣片、復合維生素等保健營養品,但這些也會給腸胃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從而導致休息不好。
尤其是人至中老年,血液粘稠度增加,並不適宜常服含大量葡萄糖、果糖之類的補品,更不可在入睡前服用。有些補品中的糖漿類物質會使血液的粘度進一步增強,導致局部血液動力異常,引發腦血栓。
睡前30分鐘別洗澡
「睡前洗熱水澡」中的「睡前」和「熱水」都是錯誤的概念。洗澡用熱水,人體溫度迅速升高,會抑制大腦褪黑激素的分泌,減緩大腦釋放褪黑激素的時間。褪黑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誘導自然睡眠,通過調節人的自然睡眠而克服睡眠障礙。人一到晚上就想睡覺,主要因為它只在夜晚分泌,晚上11∶00到凌晨2∶00為褪黑激素分泌最為旺盛的時段,之後分泌量會慢慢降低,直到清晨大約8∶00停止。
如果洗完熱水澡立刻上床,就會導致褪黑激素遲遲不分泌,讓人難以入睡,即便入睡,質量也不高,可能會經常做夢。
別大量飲水
臨睡前最好不要再大量飲水,咖啡、濃茶之類容易刺激神經系統的食物就更要避免。尤其是容易起夜的人,很容易因尿頻與精神興奮影響睡眠。
此外,睡前飲點小酒雖然可以讓人很快入睡,卻讓睡眠狀況一直停留在淺睡期,很難進入深睡期。
別看刺激的書和節目
晚上11點~早上6點是黃金睡眠時間,為了保證優質睡眠,最好在11點前上床睡覺。
性格易於興奮的人,睡前不宜進行激動人心的講話,不宜看動人心弦的書刊,不宜觀看使人久久不能忘懷的電影或戲劇,不宜看場面激烈的影視劇和球賽,勿談懷舊傷感或令人恐懼的事情。否則大腦的興奮點不能及時關掉,會導致入睡困難,或者夜裡反覆做夢。
別做劇烈運動
適度運動有助於睡眠,但儘量在晚上9點前完成鍛鍊。睡前1~2小時不要再做跑步、打球、跳舞 等劇烈運動,否則會讓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影響睡眠質量。
臨睡前可以做些和緩的伸展運動,讓身心慢慢平靜下來,還可以揉揉肚子,搓搓腰,揉按湧泉穴、百會穴、內關穴等穴位來養生保健,尤其適合中老年人。
睡前兩小時別吃宵夜
對很多人而言,吃夜宵已經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尤其年輕人熬夜吃夜宵更是司空見慣。但其實,晚餐七八成飽即可,睡前兩小時最好不要再吃東西,特別是油炸、燒烤類食物,以免導致胃酸分泌增加,給腸胃帶來更多負擔。長期如此,就會出現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等問題,進而誘發胃癌。
別玩手機!!!
有一群人,他們被稱為「深夜手機黨」,他們習慣躺著玩手機,刷微博、看新聞、打遊戲,或者和朋友煲個電話粥,這不僅不能令人放鬆,反而會導致更加疲憊。另外,睡前玩手機易導致視力模糊、眼睛乾澀、慢性勞損、頸椎反弓、損害皮膚,還會徹底影響你的生物鐘。
每天晚上9點後最好關掉手機,或者讓手機遠離臥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51906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