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女性在生理上的「磨難」---月經、懷孕、生產、哺乳,都有著耗血和失血的特點,所以貧血是女性保持容顏美麗的大敵。
中醫學早就指出:「婦女以養血為本。」女性若不善於養血,則容易出現面色萎黃、唇甲蒼白、肢澀、發枯、頭暈、眼花、乏力、氣急等血虛症,嚴重貧血者還極易過早出現皺紋、白髮、色斑等早衰症狀。女人追求的面容艷麗,身材窈窕,其根本解決方案,重在養血。
那麼,最好的補血食品是什麼?相對來說,肉類、蛋類、魚類這些高質量的動物蛋白,能明顯地提高血液的質量,更容易使人抵抗力強,精力充沛。
一、八種可以常吃的養血材料
1、紅棗
棗是中國的傳統滋補品,民間相傳有「天天吃三棗,一輩子不見老」、「五穀加小棗,勝似靈芝草」之說。中醫認為棗可以養血、益氣。從營養價值上來說,不同種類的棗之間,營養差別並不大。一方面,棗的營養豐富,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是橘子的13倍,蘋果、香蕉的60~80倍,被人們稱為「活維生素C丸」。
2、核桃
核桃仁性味甘平、溫潤,具有補腎養血、潤肺定喘、潤腸通便的作用,還是烏髮養顏、潤膚防衰的美容佳品。「發為血之餘」,「腎主發」,核桃仁具有強腎養血的作用,久服核桃可以令頭髮烏黑亮澤,對頭髮早白、發枯不榮具有良好的療效。古代醫學家對於核桃仁的美容功效早有認識,他們認為核桃除了烏鬚髮之外,還可以榮養肌膚,使之變得光滑細膩。
3、白芍
具有補氣益血、美白潤膚的功效,適於氣血虛寒導致的皮膚粗糙、萎黃、黃褐斑和色素沉著等。中醫認為人的皮膚悅澤與否和臟腑功能有密切關係,如果臟腑病變,氣血小和則皮膚粗糙,面部生斑。因此,白芍和白朮等配合,可以調和氣血、調理五臟,從而美白祛斑。
4、黑芝麻
許多烏髮養顏的美容古方都以黑芝麻為主藥,可以緩解皮膚的乾枯、粗糙,令肌膚細膩光滑、紅潤光澤。
5、花生
花生是全世界公認的健康食品,在我國被認為是「十大長壽食品」之一。中醫認為花生的功效是調和脾胃,補血止血,降壓降脂。其中「補血」的作用主要就是花生外那層紅衣的功勞。因為花生紅衣能夠補脾胃之氣,所以能達到養血止血的作用。同時,花生還有生髮、烏髮的效果。
6、當歸
當歸是血家的聖藥,在我國古代醫藥典籍中有「十有九歸」之說,並稱其為「藥王」。當歸味甘辛、性溫、無毒,為婦科良藥。傳統中醫認為:當歸甘溫質潤,為補血要藥。用於心肝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等。
7、枸杞
中醫很早就有「枸杞養生」的說法,認為常吃枸杞能「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所以,它常常被當作滋補調養和抗衰老的良藥。枸杞的性味甘平,中醫認為,它能夠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和養血、增強人們的免疫力。對於現代人來說,枸杞最實用的功效就是抗疲勞和降低血壓。因為枸杞有提高皮膚吸收氧分的能力,所以還能起到美白作用。
8、龍眼
龍眼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很高,是上等的滋補品。每100克龍眼中含蛋白質5.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45.3克、鈣33毫克、鐵4.4毫克,沒有任何一種植物的滋補成分像龍眼這樣豐富。龍是安神補血的一劑天然良藥。
二、養血食療藥膳
1.黑糯米補血粥
黑糯米、桂圓和紅棗是補血的好食材,再加上營養價值很高的山藥,益氣養血的功效更顯著。桂圓雖然可以補血氣、促進血液循環,但是因為不易消化,每次儘量下7、8 個就可以。另外,寒胃的朋友可以下2 片紅參。
2.枸杞子紅棗煲雞蛋
每次用枸杞子20 克、紅棗8 枚加水同煮;雞蛋煮熟後剝殼,放入枸杞子、紅棗中再煮片刻即可,吃蛋飲湯。
3.當歸紅棗排骨
治皮膚轉季乾燥粗糙,皮膚瘙癢。排骨一根,枸杞,紅棗12 枚,當歸4 片。排骨焯水,洗凈血水放入沙鍋,加入枸杞、紅棗、當歸,蔥,薑片,大火燒開,再小火燉至排骨酥爛,放鹽調味即可。以上幾種食材配在一起燉煮,就能收到滋陰潤燥,養顏護膚的輔助作用
4.阿膠枸杞紅棗湯
阿膠10g,紅棗30g,紅豆30g,枸杞一小把,糖根據個人口味添加。將紅豆、紅棗洗凈,紅豆要提前浸泡3小時。盛入燉盅後,放入適量的水,文火燉三小時後,放入阿膠,冰糖,文火燉1小時。最後放入洗凈的枸杞,蓋上悶20分鐘即可食用。一天一次,連渣食用。
此湯質軟滑,味甜香,適用於女性補血養血、調節氣色,滋補養身食用。而後人又逐漸改進配方,加入黑芝麻、黑米、黑豆、山藥、燕麥這5種對女性有天然美容保濕、潤膚抗衰老、去色斑、補腎氣功效的食材,讓此湯的效果更加顯著。
滋陰補血是女人一生都要做的事。阿膠作為宮廷上等的滋補品,已有上千年歷史,它的補血止血,滋陰潤肺功效,廣為人知。阿膠、紅棗、枸杞,被中醫成為「女人的補血養氣三寶」,是女人一生都離不開的東西。將她們合在一起煲湯,是女人補氣養血的不二選擇。
三、月經前後注意飲食
月經期間,抵抗力下降,情緒易波動,有的人可能出現食慾差、腰酸、疲勞等症狀。月經期要避免過分勞累,保持精神愉快,在月經後飲食方面應該多加註意。在月經前及月經乾淨後 1~5 日,應補充蛋白質、礦物質及補血的食品,同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此類飲料會使乳房脹痛,引起焦慮、易怒與情緒 不穩,同時消耗體內儲存的維生素B,因此破壞了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
2.乳酪類是經痛的禍源。如牛奶、起司、奶油、酵母乳。這些食物會破壞鎂的吸收。
3.巧克力使情緒失控。巧克力會造成情緒不穩與發胖,也會增加對維生素 B 的需求。
4.忌吃過量高脂食品。牛、豬與羊肉是高脂食品,食用過多會提高對礦物質的需求。
5.高鈉食物使乳房脹痛。高鈉食物易造成水腫與乳房脹痛。
四、保持大便暢通
傳統醫學很早就觀察到,經常大便燥結難解的人,皮膚也易早衰。唐代偉大醫藥家孫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記述:「便難之人,其面多晦。」長期便秘的人,必然會「花容失色」。
因為人體腸道內天天都有不被利用的廢物產生,這些廢物不斷堆積便成了「宿便」。宿便堆積腸中,不光能引起腹脹、口臭、頭暈、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狀,而且由於細菌的作用而不斷地發酵、腐敗,產生有害的毒素氣體,並被吸收入血液,刺激毒害皮膚,引起面部雀斑、粉刺、膿皰、疙瘩、皮膚粗糙等皮膚病。
保持大便通暢的根本措施在於喝足水分,多吃水果蔬菜、全穀類、全麥類食物,適當活動。
五、五大養血法
1)神養:中醫認為,若心情不好,就會導致肝氣鬱結,最消耗血氣。所以要想養血,首先就要有好的心情,這不僅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還能促進造血機能使之更加旺盛,這樣才是保證「好臉色」的基礎。
2)食養:脾胃為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必須重視飲食調養。女性日常應適當多攝入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製品、黑木耳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
3)靜養:動靜結合、勞逸適度是健康的重要保證。所以,在重視運動的同時,也要重視靜養。尤其是在嘈雜動亂的環境中工作的時間較久,或身心過於疲勞,或心情比較煩亂時,都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調養精神,使身心皆靜,儘快恢復大腦疲勞,以防勞傷思慮傷血。
4)睡養:睡養的重點在於生活規律、起居有時,保證充足的睡眠,戒菸少酒,做到這些可以使經血更加順暢,保證你「面色紅潤、氣色好」。
5)動養:經常參加戶外活動(每天至少保持半小時以上),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不但會增強抗病能力,同時還會增強身體造血功能。特別是對於剛生育過的女性來說,可以使經血調和,並具有防早衰的功效。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