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都看得到的腫瘤剋星!一定要記下來!

| 2015-08-10| 檢舉

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古稱鳧茈(鳧茈),俗稱馬蹄,又稱地慄,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稱它馬蹄,僅指其外表;說它像栗子,不僅是形狀,連性味、成分、功用都與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結果,所以有地慄之稱。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蔘。荸薺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

荸薺中含有磷是根莖蔬菜中最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因此荸薺適於兒童食用。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這種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抽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荸薺還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的春季,荸薺是很好的防病食品。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於發燒病人。它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

荸薺質嫩多津,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症,對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荸薺水煎湯汁能利尿排淋,對於小便淋瀝澀通者有一定治療作用,可作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近年研究發現荸薺含有一種抗病毒物質可抑制流腦,流感病毒,能用於預防流腦及流感的傳播。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兒童和發燒病人最宜食用,咳嗽多痰、咽乾喉痛、消化不良、大小便不利、癌症患者也可多食;對於高血壓、便祕、糖尿病尿多者、小便淋瀝澀通者、尿路感染患者均有一定功效,而且還可預防流腦及流感的傳播。

2. 不適宜小兒消化力弱、脾胃虛寒、有血淤者。

適用量:每次10個左右。 荸薺不宜生吃,因為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淨煮透後方可食用,而且煮熟的荸薺更甜。荸薺屬於生冷食物,對脾腎虛寒和有血淤的人來說不太適合。

臨床應用

1、治癌症放療中或放療後引起的津液虧損,大便祕結:生荸薺20枚(洗乾淨,並用溫水燙)榨汁,然後加入半杯甘蔗汁和勻飲用,每日-2杯。

2、治痰核、瘰癧:荸薺100克,海蜇100克,煮湯服,每日-3次。

3、治陰虛肺燥、痰熱咳嗽:鮮荸薺150克,打碎絞汁,加入藕汁100毫升,梨汁60毫升,蘆根汁60毫升同服。每日-2次。

4、治癌症術後、放化療中脾胃虛弱:荸薺60克,香菇30克,嫩豆腐400克,蔥花9克,油、鹽,胡椒粉、味精各適量。將香菇洗淨,溫水發開去蒂切絲(保留菇水);將豆腐切成小塊狀;將蔥切碎;將荸薺洗淨削皮,並切成小片。取香菇、荸薺、豆腐一起置入鍋中煮湯,湯沸後加入油、鹽、胡椒粉、味精,再入蔥花煮片刻即可,佐膳服用。

5、治癌症病人肝腎陰虛:荸薺150克,大鮮蘑菇14朵,杞子15克,醬油20克,鮮番茄1隻,白糖、米酒、精鍊油、芝麻油各適量。將荸薺洗淨切片,蘑菇蒂削平後洗淨,放沸水鍋中煮25秒鐘撈出,用冷水漂涼。鍋置小火上烘熱,下油,將蘑菇、荸薺放在油鍋中,反覆翻炒,至菇面呈金黃色,加入米酒、白糖、杞子、醬油及開水200毫升,加蓋,用小火燜煮,至湯汁基本幹,淋上麻油,然後將切片番茄放在蘑菇上即可。

6、治癌症病人脾肺兩虛:荸薺100克,蘑菇100克,雞蛋3隻,植物油、香蔥、鹽適量。將荸薺洗淨切片;蘑菇洗淨,切片;香蔥洗淨去根須,切成蔥花。取雞蛋放入碗內,投入蘑菇、荸薺、油、鹽,用筷子打攪拌勻。再放入燒熱的油鍋中,不停翻炒,待成小塊狀時即可,佐膳服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5075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