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幽門螺桿菌,這4個問題你知道嗎?

Wong Si ...| 2019-10-13| 檢舉

很多人都聽說過幽門螺桿菌(Hp),也聽說它與胃癌的發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一旦體檢發現幽門螺桿菌呈陽性,便感覺像「攤上了大事」,惶惶不可終日。下面,我們針對大家常問的幾個問題進行解答。

關於幽門螺桿菌,這4個問題你知道嗎?

1.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生長於胃及十二指腸部,呈螺旋結構並有鞭毛,這種特殊的結構有利於它的運動。胃內環境是強酸性的,大多數細菌無法存活,並且胃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形成一層保護性的黏液層,保護胃黏膜不受破壞。但幽門螺桿菌的特殊運動結構,使它可以穿過黏液層到達胃黏膜,並分泌一系列的酶減少胃酸分泌,來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經過對周圍環境的改造,幽門螺桿菌最終在胃中安逸地生存下來。

2.幽門螺桿菌是怎麼感染的?

我國居民中,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在50%以上。目前,已知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與社會經濟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衛生條件以及水源供應有較密切的關係。

研究認為,糞-口途徑、口-口途徑都可能感染幽門螺桿菌。也就是說,通過食物、水以及經口喂食、親吻、打噴嚏等都可能感染和傳播幽門螺桿菌。

3.感染後會有什麼症狀?

由於幽門螺桿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其生長會產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可能會出現餐後噯氣、噁心、腹脹、腹部不適等胃腸疾病症狀。

因幽門螺桿菌會破壞胃黏膜,長期感染者常發生慢性胃炎、胃潰瘍,從而出現打嗝、噁心、反酸、上腹痛等表現。幽門螺桿菌還可能導致消化系統的菌群失調,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其他一系列的消化道疾病症狀。

4.幽門螺桿菌會導致胃癌嗎?

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中指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和吸菸、高鹽飲食及其他飲食因素均為胃癌發生的危險因素。目前的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可以導致多種胃部疾病的發生,包括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但即便患有上述胃部疾病,患者也不一定都會患胃癌。有研究顯示,在所有胃癌患者中,75%的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儘管如此,上述的結論僅可說明,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是胃癌患病的高危因素,但並不代表幽門螺桿菌一定會導致胃癌發生。

幽門螺桿菌雖然不是導致胃癌發生的兇手,但因為破壞了胃黏膜的保護屏障,間接促進了胃癌的發生,是導致胃癌發生的「幫凶」。因此,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不要驚慌,及時就醫進行規範治療,有助於減少胃癌的發生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1521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