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漸熱,吃壞肚子的病人開始多起來了。不過有時候可不是拉肚子這麼簡單。這兩天很多人在轉一篇文章,說一位4歲男童吃了半根生黃瓜,竟然導致10天內換了7次血!這是怎麼回事呢?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其實這是發生在2016年的事,只不過現在入夏了,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食品衛生和安全。
半根生黃瓜險釀悲劇
據廈門日報報道,當時4歲的宏宏發著高燒,渾身乏力,額頭上出疹子,小便呈醬油色,來到兒童醫院就診。檢查結果顯示宏宏的血小板和血紅蛋白都明顯低於正常,並伴有腎功能損害。

圖片來源:Pexels
宏宏媽媽回憶,此前幾天宏宏有發燒、咳嗽,前一天下午吃過半根生黃瓜,晚上就出現肚子痛,小便顏色變深,呈粉紅色。但孩子父母沒有立即重視,第二天早晨才送孩子就醫。
此時,孩子面色蒼白,皮膚有出血點,小便已成了醬油色。
醫生診斷宏宏患上了一種罕見的嚴重疾病——溶血尿毒綜合徵。醫療團隊採用置換血漿的方法治療,以排除聚集在血漿中的致病毒素。 13公斤重的4歲孩子,每次需要置換600毫升血漿,一共換了7次。經過10天的搶救,宏宏總算轉危為安。
溶血尿毒綜合症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引起。醫生認為,宏宏先患上呼吸道感染,又吃了不幹凈的黃瓜,所以這兩個病因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圖片來源:Pexels
蔬菜水果怎麼吃才安全
蔬菜水果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年人每天應該吃一斤蔬菜和半斤水果。然而,生長在土壤或水中的有害細菌可能會接觸水果和蔬菜,並導致水果和蔬菜被污染。新鮮水果和蔬菜在收穫後也可能受到污染,例如在儲存或切削的過程中。
吃了受污染的水果和蔬菜,會導致食源性疾病,通常被稱為「食物中毒」。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建議,享受新鮮蔬菜和水果的同時,應該遵循以下這些安全操作技巧來幫助保護自己和家人。
正確選購
選擇沒有傷痕或損壞的產品。
當購買切開的或預包裝的產品時——例如半個西瓜或袋裝蔬菜沙拉——應選擇冷藏的或周圍用冰保持低溫的產品。
買完以後,應將新鮮水果蔬菜與生肉、禽類和海鮮分開包裝,然後帶回家。
正確儲存
新鮮蔬菜和水果的儲存會影響口味,也會影響安全性。
易腐爛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如草莓、萵苣、香草和蘑菇)應儲存在4攝氏度或以下的乾淨冰箱中。
所有預先切好或包裝好的蔬菜和水果都應該冷藏。
菜肉分開
生吃的水果和蔬菜應與生肉、禽類和海鮮分開,還要和用於這些食品的廚房用具分開。
如果可能的話,用一塊砧板來切新鮮蔬菜和水果,用另一塊砧板來切生肉、禽類和海鮮。
如果只有一塊砧板,那麼在切過生肉、禽類和海鮮後,應該用肥皂和熱水清洗砧板、盤子、器具和台面,然後再切不用烹飪的食品。
砧板使用後應清洗。
安全處理
在處理任何新鮮蔬菜和水果時,都應該先洗乾淨手。處理前後用肥皂和溫水洗手至少20秒鐘。
在處理和/或食用之前,應切掉新鮮水果和蔬菜上任何受損或有傷痕的部分。任何看起來腐爛的蔬菜和水果都應該扔掉。
在處理和/或食用前,所有蔬菜和水果都應該在流水下徹底清洗,不管是家裡種的,還是從超市或農貿市場購買的產品。不建議用肥皂、清潔劑等來清洗水果和蔬菜。
即使不打算吃果皮,仍然有必要先洗乾淨,這樣在削皮或切開時污垢和細菌不會從表面轉移進去。
用乾淨的蔬果刷擦洗堅硬的蔬菜和水果,如甜瓜和黃瓜。
洗滌後,用乾淨的布毛巾或紙巾擦乾,以進一步減少表面可能存在的細菌。
許多預先切好或包裝好的產品都已經過清洗,可以直接食用,這種產品會在包裝上標記「預洗」或「即食」等。這種產品打開後,要確保不能接觸不幹凈的表面或器具,以避免交叉污染。
關於食源性疾病了解症狀
攝入危險的食源性細菌通常會在食用受污染食物後的1至3天內導致疾病,少數也可能短到20分鐘內,或長達6周後發生。雖然食源性疾病患者能在短時間內康復,但有些人可能會出現慢性、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健康問題。
食源性疾病有時會與具有類似症狀的其他疾病混淆。 食源性疾病的症狀可能包括:
嘔吐、腹瀉和腹痛
流感樣症狀,如發燒、頭痛和身體疼痛
懷疑食源性疾病怎麼辦
如果懷疑自己或家庭成員患有食源性疾病,請立即就醫。

圖片來源:Pexels
祝大家享受美食,安度一夏!
編輯:顧軍
責任編輯:唐聞佳
來源:藥明康德、e藥環球、搜狐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880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