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華糖友雜誌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運動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運動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運動有助於調節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一項研究表明,增加體育活動可以降低46%患糖尿病的危險。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總有糖友說沒有時間來運動,其實只要把運動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運動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運動的方式可以多種
糖尿病人宜採取低強度或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而且最好是全身性、有節奏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體操、平地騎車、走路等。這樣的慢性長期運動,對糖尿病人尤其可貴。
1餐後大步走20分鐘
餐後大步走時,腿在使勁,胳膊、肩、背都在使勁,讓身體更多的肌肉參與降血糖。

大步走運動可以把血糖燃燒掉一部分,同時把血糖儲存起來變為肌糖原,可以大大緩解高血糖對胰島的壓力,明顯地降低降血糖藥的使用量。
2「滑冰運動」

動作要領:
眼睛要平視前方,不要低頭,不要往下看; 腰挺直,身子微微向前傾; 大腿的方向要跟腳面的方向一致; 後腿正常地向後伸直。
每次運動20分鐘即可,中間可以休息10~20秒。
3彈力帶訓練
彈力帶運動包括上肢訓練和下肢訓練,主要是通過肌肉力量訓練,來燃燒和儲存血糖。

練習上肢:用雙手向兩邊拉扯彈力帶,可練習背肌、胸肌等。

練習下肢:用雙腳踩著彈力帶,下蹲、起立,靠腿部向上伸展的力量拉扯彈力帶,可鍛鍊到腿部、臀部。
每個部位練習要隔天做,每次做3組,每組做12~15次即可。
4慢跑
慢跑被稱作溫和的心腦血管體操,它對人體的心臟和血管會產生非常好的刺激。
跑步當中排汗非常有利於健康,它不等同於蒸桑拿或者由於環境溫度高出汗的概念。
因為糖尿病人體質偏酸性,動汗可使體內環境偏鹼性,從而降低炎症的發生率,對傷口的癒合、皮膚的修整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5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有助於緩解壓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體靈活性。糖友練太極還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
國內外已有多項調查研究顯示,堅持習練太極拳,能明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水平,併發症發生的幾率也較低。
建議糖友可以每周參加兩次集體太極拳練習,每次1小時左右,平時在家也可以每天練習20分鐘左右,對降低血糖水平會有很好的效果。

6坐姿蹬車運動(適合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有破潰不要再運動了!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併發症之一,多做足部運動練習,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足。

動作要領:
保證身體微微地向後靠,如果腰不太好,可以在腰部墊一個墊子; 雙手抓住椅子保持上身平衡; 像蹬自行車一樣,雙腿交替進行。
每次蹬車4~5分鐘,中間可以休息10~20秒,總共做20分鐘。
運動強度如何評估
最佳運動強度設定=(220-年齡)×(50~60)%
總的評估可參考下述指標:
1、運動量適宜:運動後有微汗,輕鬆愉快;稍感乏力,休息後可緩解;次日體力充沛。
2、運動量過大:運動後大汗,胸悶氣短,非常疲乏,休息後15分鐘脈搏沒恢復正常;次日周身乏力。
3、運動量不足:運動後無汗,無發熱感;心率無變化或在休息2分鐘內恢復。
無論是在運動當天還是第二天只要不感覺身體某一部位有肌肉酸痛,就說明運動沒有過量,因為運動過量時會產生乳酸,人體會感覺肌肉酸痛,劇烈運動如打羽毛球、踢足球、打籃球等都不適合糖尿病人。
部分資料參考:央視科教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