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腫瘤
癌症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從40歲左右開始爬坡,到七八十歲才爬到頂峰。而研究顯示,61.2%的惡性腫瘤患者都在60歲以上,所以防癌抗癌越早開始越好。如果把腫瘤提前抵擋在門外,那麼癌症自然而然就不會找上我們,攻防腫瘤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中醫治療腫瘤攻守兼備
林洪生老師和她的團隊,對比了中西醫結合治療隊列的患者和單獨西醫治療的患者,前者的平均生存期延長了三個月。而統計學數據顯示,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時間大概只有7-9個月,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延長三個月的生存期,相當於延長他們壽命的1/3,甚至1/2。
病例1:王阿姨,將近60歲,在2013年被診斷為肺癌,並且出現了雙肺轉移,剛剛提到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應該是七個月左右,但是王阿姨在林主任的治療下,到現在六年的時間裡,病情一直很穩定,並且生活質量也很好。
病例2:劉先生,在12年前患上淋巴瘤,當時他的病情比較嚴重,有淺表淋巴結、縱膈淋巴結和腹腔淋巴結的三重侵犯。有幸的是,他經過六個療程的化療治療後,腫物基本消失了,但是在2010年的時候,又重新長了腫瘤,做了四個療程的化療以後,他覺得太難受了,於是轉為中藥治療,到現在九年的時間,他的淋巴結大過也小過,但是總體還是很穩定的。

從上圖可以看出,劉先生2017年的時候,腹股溝腫物大小是1.8×1.4公分,左頸部腫瘤為2.1×0.8公分;2018年的時候腹股溝的腫瘤已經縮小為1.2×0.7公分,左頸部腫瘤縮小為2.2×0.6公分,實現了長期帶瘤生存。
林主任結合了40多年的臨床經驗和科研成果,對於對抗腫瘤,主要有兩大法寶:攻和守。今天主要說「守」,如果我們的身體強壯了,不會外邪侵犯,那麼腫瘤自然就不會找上門。
防守腫瘤法寶一:固本
對於腫瘤患者來說,固本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預防腫瘤復發,另一方面還能減輕不良反應,讓身體能夠承受腫瘤的治療。
那麼,有什麼手段能夠幫助我們固本呢?
益氣、養陰、健脾、補血都屬於固本的方法,其中尤為重要的方法就是益氣。益氣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免疫力強了,才更有機會戰勝腫瘤。但是中醫治療疾病不會只攻克一個方面,往往都是打「組合拳」。

呼吸道腫瘤:益氣+養陰
消化道腫瘤:益氣+健脾
手術治療:益氣+補血
化療治療:益氣+健脾+補血

其實除了腫瘤病人需要益氣,日常生活中,很多氣虛的患者也需要補氣,來增加抵抗力,預防癌症。那麼如何補氣呢?這裡給大家介紹,林主任在臨床中最常用的補氣藥。
01
人參
病程非常長或者虛損情況非常重的人,林主任才會推薦人參。但如果只是平時保健,林主任推薦用西洋參。

但是今天推薦的西洋參,並不是普通的西洋參,而是經過了特殊的加工,這種西洋參更易於人體吸收,並且除了補氣養陰以外,還有潤肺的功效,最適合普通人日常養生保健使用。
秘制西洋參的做法
買來的西洋參加入10份水,將西洋參泡軟,然後加熱把水熬干,同時加上蜂蜜稍微加熱一下,晾涼以後放在冰箱裡,隨時都能拿出來吃。這樣的做出來的西洋參含水又軟,還帶著稍微的甜味,一天吃3片,最好上午吃。

02
黃芪
黃芪也是中醫在臨床上非常常用的補氣藥。
防守腫瘤法寶二:健脾
病例:專家的一位乳腺癌患者,在手術不久後,又連續做了化療和放療,結果這種治療方式雖然短時間內幫助她把疾病的情況控制得很好,但是她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噁心嘔吐、食慾下降的症狀,連中藥都喝不下去。後來林主任在這位病人的處方中加了一些健脾的藥,幫助她改善了食慾,抵抗住了治療的痛苦。
所以益氣的黃金搭檔就是健脾。腫瘤患者常有脾虛的問題,脾虛會導致氣血生化不足,此時單用益氣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要益氣加上健脾,形成「組合盾」。那麼說到健脾,林主任又有哪些好方法呢?

健脾的方法有很多,脾虛程度嚴重者要吃中藥調理,而脾虛程度相對輕者,也可以通過運動的方法調理。今天,林主任的學生為大家帶來了有強壯脾胃功效的操。
華佗五禽戲
華佗五禽戲分為虎、鹿、熊、猿、鳥五禽,口訣是:虎練骨,鹿練筋,熊練脾胃、猿練心,鳥練皮毛,氣貫周身。而今天所說的健脾益氣,就需要練熊戲。
熊掌的手型
四指併攏,拇指扣在食指的中節,內勞宮外凸。

動作
雙腿微曲,左足尖抬起開勢,與肩同寬;雙手張開轉掌,合掌在頭上方,此時意念在勞宮穴,然後發「嘻」音,同時手掌下來聚氣丹田;手掌轉為熊掌,向右上方行進,吸氣到膻中穴,然後呼氣下行回到丹田。(具體的動作在視頻中展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