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
荔枝是熱帶果實,最怕寒冷。荔枝易種植而根浮,很耐久,亦有活了數百年的荔枝樹還能結果實。荔枝新鮮時肉色白,曬乾後則為紅色。日曬火烘,鹵浸蜜煎,都能久存。荔枝最忌麝吞,若接觸到,則花果盡落。

【藥理】
小兒瘡痘出不快,取荔枝殼煎湯服。泡水喝,可解吃荔枝過多的火熱。
荔枝核可治療心痛、小腸氣痛。
能益智,健氣。

【蕎麥荔枝紅棗粥】
干荔枝50克、紅棗30克,蕎麥100克、白糖30克。
蕎麥洗凈,泡發;荔枝去殼備用;紅棗洗凈、盛碗泡發。將砂鍋洗凈,鍋中放水燒開,放入蕎麥、荔枝、紅棗,先用大火煮開,轉小火煲40分鐘。起鍋前調入白糖,也可用砂糖替代,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故事】
相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因受涼得了疝氣病。妻子春蘭到郎中家取藥,郎中問明病情後,把預先包好的藥給了春蘭。春蘭到家一看,是幾粒荔枝核,心想:「是不是開錯藥了?難道荔枝核能治疝氣病?」為了慎重起見,春蘭又到郎中家詢問,郎中說他給的藥就是荔枝核。春蘭這時才熬了荔枝核水讓白居易服用。過沒幾天,白居易的疝氣病消失了。後來,白居易把這件事告訴御醫。御醫在編修《本草》時,便增修了荔枝核,使其成為一味中藥流傳下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7195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