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我們現代人通病,多數都是因為生活壓力大,但最佳的休息方法就是睡眠。在中醫角度養生之訣就是睡眠,睡眠能夠健脾益胃、養氣、堅骨強筋。如果睡眠不足,首當其衝會影響肝腎。我們可以透過按摩穴位,令我們加快入眠。
現在很多人都有著或重或輕的睡眠障礙,但睡眠障礙並不等於失眠症。只有失眠現象持續存在,對生活產生影響,並在睡眠時間上或品質上出現問題,才能定義為失眠症。在臨床上有一個簡單的分法,把失眠症分成睡不著覺的、半夜常醒的,還有睡眠維持不了的,我們概括為:睡不著、醒得早、睡得淺。
肝失調引發「睡不著」,按摩可緩解「睡不著」
中醫認為,肝失調會引發入睡困難。肝主疏泄,人的氣血需要有一個很順暢的氣機,這個氣機包括了運行的管道和運行的整個機制,氣機的正常運作靠肝來維持,所以肝的特性應該是柔順且調暢的。當肝的疏泄功能下降,氣機不能調暢,甚至上逆的時候,如肝陽上亢、肝氣鬱結等,就會出現入睡困難。通過按摩可緩解「睡不著」。
按摩是一種很好的緩解睡不著的辦法。可選擇百會穴、神庭穴、印堂穴、安眠穴與翳風穴進行按摩,這些穴位對於入睡困難具有非常好的療效。


走罐能改善「醒得早」。
心血不足、失神失養等問題會引發以早醒為主的睡眠問題。對於這種情況,中醫建議採用走罐的方式,用罐在背部五臟的腧穴上,上下反復走罐,對於失眠療效較顯著。 走罐可以調節人的神智,改善醒的早的問題。
我們選取的走罐位置是膀胱經,人體五臟六腑的腧穴都在膀胱經上,通過對膀胱經的刺激,可以達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氣機的作用,從而平衡陰陽,調節神智。走罐三周左右,就可以明顯的改善。

提示按摩大魚際也可治療「醒得早」。

夢多,氣血不足易導致「睡得淺」。
愛做夢是睡得淺的表現之一,說明睡眠沒有維持住,人體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一些中老年人常常覺得自己總沒睡覺,這是由於人體氣血不足,臟器功能逐步衰減所導致的。晝精夜暝是一個人的正常生理規律,如果晝不精夜不暝,睡眠就會維持不住。

出現失眠應多吃哪幾類食物?
1、酸棗仁:酸棗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經、肝經,具有養心安神、益陰斂汗的功效,適合有煩躁不安、驚悸怔忡、煩渴、盜汗等心肝陰血不足症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酸棗仁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酸棗仁15~30克,搗碎,用水煎後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2、百合: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經、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適合有長期咳嗽、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多夢、精神恍惚等陰虛肺燥、心神失養症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百合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百合15~20克,用水煎後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3、柏子仁粥
材料做法:柏子仁15克,粳米45克。先將柏子仁洗淨,稍搗爛,加入粳米煮粥,煮好後,加入蜂蜜適量調味。
作用:此粥適合勞心過度,心理壓力大引起的失眠、健忘、心悸等。注意事項:柏子仁含有大量脂肪,大便溏稀及痰多者慎用。

4、小麥粥
材料做法:小麥45克,大棗4枚,粳米50克。將小麥加水煮熟後,濾出汁,然後將粳米和大棗加入小麥汁中,煮成稀粥,連渣服用。
作用:此粥適用於心陰不足的心煩、心悸、失眠、精神恍惚、心中煩亂、睡眠不寧等。

1、睡眠誘導;聆聽平淡而有節律的音響,例如火車運行聲、蟋蟀叫、滴水聲以及春雨淅瀝淅瀝聲音的磁帶或音樂催眠音帶有助睡眠,還可以此建立誘導睡眠的條件反射。
2、飲熱牛奶法;睡前飲一杯加糖的熱牛奶據研究表明能增加人體胰島素的分泌,增加氨酸進入腦細胞,促使人腦分泌睡眠的血清素;同時牛奶中含有微量嗎啡樣式物質,具有鎮定安神作用從而促使人體安穩入睡。
3、若疲勞而難以入睡者,不妨食用蘋果、香蕉、橘、橙、梨等一類水果。因為這類水果的芳香味對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水果中的糖分能使大腦皮質抑制而易進入睡眠狀態。
4、若因出差在外不適應環境而致失眠時,應先有思想準備,主動調適有備無患,不致因緊張擔心睡不好,同時還可採用以上助眠之法則可避免失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677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