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會大了!海鮮、豆腐不是痛風元兇,原來我們每天喝的一種飲品,才最傷健康

好文| 2019-05-16| 檢舉

用粉末沖泡的珍珠奶茶、芝士奶蓋茶、水果鮮茶和黑糖髒髒茶,所有能喝到的奶茶花樣,通通都從臺灣來。從記憶中的地下鐵、仙蹤林和大卡司,再到滿大街的coco和一點點,還有被假冒得媽都不認識的貢茶和鹿角巷,通通都從臺灣來。

風一吹就會痛,甚至痛到不能走路,

痛風是發作起來會讓人受不了的問題。

很多人會以為是吃了太多普林(purine)造成,

像是魚肉、菇類和豆類,

所以患有痛風的人通常都不太敢吃這樣的食物。

不過,是真的不能吃豆類嗎?

真的是這些菇類、豆類造成的嗎?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痛風的源頭是什麼?

​高尿酸血症是痛風的源頭,

尿酸是普林(purine)的代謝物,

普林就是嘌呤,

是普遍存於動植物細胞中

組成 DNA 與 RNA 的核苷酸,

所以我們只要攝取到具有「細胞」的食物

就會攝取到普林。正常情況下,

普林會進一步代謝成尿酸並從尿液中排出,

所以不會出現高尿酸血症的問題。

誤會大了!海鮮、豆腐不是痛風元兇,原來我們每天喝的一種飲品,才最傷健康

當我們攝取太多高普林食物、 尿酸代謝異常,還有腎臟排泄尿酸受阻時,

就可能導致血液中的尿酸過高,

並在血液中產生尿酸結晶而沉積在末梢關節處,

就會引發嚴重的發炎問題,

這就是我們俗稱的痛風。

27 萬台灣人,都有痛風困擾!

在台灣,高尿酸血症問題也較其他國家普遍,

營養調查發現約有 22%的男性、

10% 的女性有高尿酸的問題,

約 1.2%台灣人罹患痛風(約 27 萬人)

這數字其實略高於鄰近國家,

由於高普林食物會加重痛風問題,

所以臨床營養師們將食物分成高普林、

中普林與低普林含量三種,

藉此提醒痛風病患不要攝取太多的高普林食物。

誤會大了!海鮮、豆腐不是痛風元兇,原來我們每天喝的一種飲品,才最傷健康

高普林(每百公克含有150至1千毫克): 肉汁、雞精、豬肝、黃豆、香菇等。

中普林(每百公克含有 25 至 150 毫克):

瘦肉、豆腐、豆漿、堅果等。

低普林(每百公克含有 0 至 25 毫克):

奶製品、蛋、一般蔬菜與水果等。

高普林食物其實不是痛風的決定因數

因為這個分類,將黃豆、黃豆製品、

香菇是分在中普林或高普林食物中,

讓民眾誤解吃豆製品與蕈菇

會引起高尿酸血症或痛風。

不過,近年來的研究卻發現高普林食物

並不是引起健康人罹患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的主要風險!

因為食物成分很複雜,

學者認為普林含量並不是痛風的決定風險因數,

食物「種類」才是可能原因。

誤會大了!海鮮、豆腐不是痛風元兇,原來我們每天喝的一種飲品,才最傷健康

食物「種類」才是造成痛風的原因

吃過多的肉類、海鮮與喝太多的酒,

反而比吃高普林的黃豆與香菇更會增加高尿酸的風險。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分析美國國民營養調查的數據後發現,

吃比較多肉和海鮮的人,血液中的尿酸顯著高於其他族群,

吃較多肉的人每百毫升的尿酸顯著高了 0.48 毫克,

而吃比較多海鮮的人也高出了 0.16 毫克(連結)。

除了哈佛大學的研究,

2004 年發表在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的研究

也探討了飲食與痛風發生的關聯性(連結),

這項大型研究追蹤了47,150 名介於 40 至 75 歲的男性達 12 年,

分析這 12 年間新罹患痛風的患者與其飲食的相關性。

結果發現攝取每天吃超過 1.92 份的肉類,

會比吃少於 0.81 份的族群高出 41%的痛風風險,

這份報告中也指出攝取較多海鮮的人

也有較高的痛風罹患風險,

最高會增加 51%,但是吃植物性食物

(包含黃豆、蕈菇類)並不會提高痛風風險。

台灣也有學者探討痛風罹患風險與飲食內容的關聯性,

結果發現痛風罹患風險和豆類、

蕈菇類的攝取量呈現負相關,

這些研究大概能指出

吃黃豆製品和蕈菇類並不會誘發痛風,

所以過去民眾認為吃豆製品和蕈菇類

會造成痛風的認知是錯誤的。

每天喝 2 次以上含糖飲料,

罹患痛風的風險增加了 85%

​含糖飲料低普林,但卻是被忽視的痛風風險因數

​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含糖飲料雖然低普林,

但是卻與痛風呈現正相關。

在這項研究內,共計46,393名的健康成年男性參與,

調查含糖飲料攝取頻率及種類

(包括各種碳酸飲料、果汁及富含果糖的水果),

欲瞭解含糖飲料與痛風的關連性,

在長達 12 年的暴露追蹤下,

每天喝 2 次以上含糖飲料者,

比起幾乎不喝飲料的人,

罹患痛風的風險增加了85%。

而看似健康的果汁,也有著相似的結果,

喝果汁者(2 杯以上/日)其罹患痛風的機會

將近是不喝果汁者(1杯以下/月)的 2 倍,

但是零卡碳酸飲料卻沒有這樣的問題。

隨便一杯手搖杯糖類就超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精緻糖類建議量要小於總熱量 10%, 而且能在 5%以下更棒。

但是,我們只要隨便喝一杯含糖的手搖杯就超標了!

根據先前的統計,

我們近十年的含糖飲料攝取量增加2倍,

其中有 5 成學童每天都喝 1 杯飲料,

87.7%的青春期的學生都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

更有 25%的青少族群每天喝超過 500 ml的含糖飲料。

靜宜大學的研究也發現,

成年男性每週喝含糖飲料的次數為 10 次,

女性也達到 7 次,

所以戒除含糖飲料來減少痛風風險吧!

痛風患者要少吃內臟、海鮮類

誤會大了!海鮮、豆腐不是痛風元兇,原來我們每天喝的一種飲品,才最傷健康

健康人可以從尿中排出尿酸,維持正常的尿酸濃度,

所以攝取高普林食物時不至於產生尿酸堆積問題,

但對於已經是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病患呢?

或許,接下來這些資料可以解答一些問題。

2016 年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的診治指引中提到,

蔬果類、乳製品與五穀雜糧的普林含量不高,

不至於增加痛風病情。

但內臟類、海鮮類、乾香菇與紫菜

就比較容易讓痛風復發,

所以已經罹患了痛風的人就要小心這些食物。

啤酒、海鮮是發作誘因

過去台灣也有一項達到 800 位痛風病患的調查,

在這調查中發現約有半數患者急性痛風發作前都有誘因,

其中又以啤酒為最主要因素(佔 60%),

其次為海鮮(18%)和內臟類食物(14%),

但豆製品幾乎不是誘發原因,

因此痛風患者不需要擔心會吃到豆製品而導致痛風發作。

除了食物來的普林問題,

別忘了人體也會代謝普林產生尿酸,

研究指出有將近 70%的普林來自於自身代謝,

僅有 30%來自於食物,

甚至近年來還有研究發現

痛風患者攝取低普林飲食雖然能幫助控制病情,

但卻只些許減少血液中的尿酸含量,

所以痛風患者不僅要注意飲食,

更重要的是要按時服藥,才能好好控制痛風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664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