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保護心腦血管,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喝水,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愛分享| 2019-05-10| 檢舉

心腦血管疾病是進入寒冷季節,讓人不得不重視的一個重大疾病。其寒冷季節的發生率較其他季節明顯增高。為什麼心腦血管疾病不容忽視?因其具有獨特的「四高一多」的「魅力」,即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併發症多。

醫生提醒:保護心腦血管,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喝水,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首先要告訴您的是,臨床觀察發現,清晨是冠心病突發心肌梗死、高血壓等突發中風的多發時刻。

據調查,70%-80%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都是在早晨6-10點。

原因

1、血液變黏稠

到了冬季,我們不再像夏天那樣容易口渴,喝水也開始變得不積極,想起來可能才會喝上幾口。正因為攝入的水分變少了,導致血液黏稠度變高,使得血管內皮受到損傷,為斑塊和血栓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影響心腦供血。

2、溫差導致血管痙攣

冬季如果我們突然從溫暖的室內走到寒冷的室外,人體的血管會因為無法適應突如其來的冷熱變化而發生血管痙攣。

血管痙攣會使得血管腔變得狹窄,血液無法順利通過,嚴重的還會讓血管內已有斑塊的患者發生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徹底切斷心腦血液的供應。

3、寒冷導致血壓升高

在寒冷的環境中,人體週邊血管收縮,會使血壓升高,罹患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也越高。而且,天冷人們容易感冒,也會誘發或加劇心腦血管的病情。

醫生提醒:保護心腦血管,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喝水,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不管是在寒冬還是溫暖的春季,老年人都不應該在醒來之後馬上起身下床,而是應該在睜開眼睛後,靜臥10分鐘。

之後,先活動手指和腳趾,再活動雙腿和雙臂。平臥並均勻地深呼吸5次,用手按摩頭部、前胸和腹部。之後再慢慢坐起來,穿衣下床。

研究發現,如果每天都能堅持如此,可以讓心梗、卒中等急性發作的疾病發病率下降一大半。不過生活中,卻沒有多少人具備這樣的耐心,每天堅持下去。

醫生提醒:保護心腦血管,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喝水,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心腦血管疾病者如何吃?

1. 控制總熱量的攝入

主要控制主食,飲食宜清淡,以低糖、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為宜。多吃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及水果。

醫生提醒:保護心腦血管,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喝水,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2. 控制脂肪的攝入量

膳食中的總脂肪量應小於總熱量的30%,烹調菜肴時,最好不要用豬油、黃油等動物油,減少肥肉、動物內臟及蛋類的攝入。建議使用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香油、花生油、都有等植物油。

3. 合理補充蛋白質

日常飲食中儘量選擇瘦肉、魚類和豆類等優質蛋白。

4. 多吃富含纖維素食物

纖維素能是胃排空時間延長、小腸蠕動增加、食物在小腸的停留時間縮短,,從而促使血脂及血清膽固醇的水準降低。

5. 攝取對心腦血管有益的微量元素

鎂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鈣有助穩定血壓。適當補充鈣、鎂元素對心腦血管疾病者有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630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