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素以溫和、安全著稱,但是對於老年人這個群體而言,因為其各個臟器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所以服用中藥的時候也有不少原則與注意事項值得我們關注。

老年人用中藥,有哪些常見誤區?
1、不懂得辨證論治
老年人體虛多病是人之常理,鑒於老年人的病情通常是複雜多變的,因而並不提倡病無分大小輕重緩急就採用藥物進行治療。我們要知道,有些藥物使用不當的話,會帶來不少副作用,甚至會有生命危險。例如,羚羊解毒片有疏風、解熱清毒的功效,對於治療外感風熱患者療效很好,但對於外感風寒者則是雪上加霜。
因此,老年人使用中藥的時候需要講究辨證論治,明確是什麼證型,再配上適當的藥物。
2、隨意聯合用藥
當疾病來臨的時候,許多人會習慣性將集中功效類似的藥一起服用,以達到1+1>2的作用。但是,這裡需要警醒大家的就是,老年人的靶器官或細胞的敏感性相對較強,因此他們對藥物的反應往往會比年輕人強烈,尤其是中樞神經抑製藥、降血糖藥、心血管系統藥等。在正常劑量下,引起的不良反應會增加,甚至誘發其他疾病,因此,老年人切忌擅自聯合用藥,應由專業醫師在充分了解病情之後再進行判斷開方。

3、用藥劑量不當
通常情況下,用藥劑量是要因人、因病情而異的。由於老年人肝腎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或合併多器官嚴重疾病,因此服藥一般會先從最小劑量開始,治病過程中按需決定用量。
另外,考慮到某些中藥服用後會帶來明顯副作用,所以老年人在服用的時候需要酌情減量。例如阿膠、熟地等汁厚滋膩,易滯胃脘;黃連、黃柏易傷脾陽;紅花破血。
老年人正確使用中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不少老年人在感到體力、精力大不如前的時候,會選擇用些滋補藥來增強體質,那麼服用滋補藥的時候,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項,方能最大程度發揮滋補藥的作用,延年益壽。

1、按需行補,不需不補。舉個例子,體虛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和不同臟器的虛衰之分,陰虛患者需要選用清補型滋補劑,陽虛的則需要溫補型滋補劑,兩者差別巨大。老年人要做到辯證應用不要,才能藥到病除,補到虛消。
2、秋冬進補為佳。一年四季,秋冬的時候人體的陰精陽氣也在潛藏,此時進行補充的話易於吸收,進而潛藏在體內,達到增強體質,扶正固本的作用。反之,如果在春夏大補,則容易上火,出現口乾咽燥症狀,甚至誘發新的病證。
3、由於滋補藥物的種類有很多,不能一一贅述,在服用的時候,應該根據自身的病情酌情服用,可參照說明書的服用方法、劑量,切勿操之過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5695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