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頸痛頭痛的「罪魁禍首」,專家說:此方法可以逆轉頸椎變直的,快速活血緩解疼痛,遠離頸椎病

開心分享| 2019-04-23| 檢舉

終於找到頸痛頭痛的「罪魁禍首」,專家說:此方法可以逆轉頸椎變直的,快速活血緩解疼痛,遠離頸椎病

By 於靜女 - 2019-04-18

頸椎是支撐著我們頭部的重要支柱,但隨著現在電子設備的普遍放大,隨處都可以看到經常低頭看手機的人,無論男女老少, 每個人手裡都有一部智慧手機,還有不少伏案工作者,長期下來,是人體的頸椎收到損傷,初期症狀多為頭痛,頸酸,手腳麻木等現象,如果不及時糾正調整,會有大病找上身。

頸椎變直?!頸椎不是本來就是直的嗎?事實上,頸椎是有生理曲度,如同一個大大的「C」字型,我們稱之為頸椎前凸。

頸椎的生理曲度並不是永久不變的,長期的頭頸前伸、低頭等不良姿勢有可能導致頸椎的生理曲度慢慢變直。

終於找到頸痛頭痛的「罪魁禍首」,專家說:此方法可以逆轉頸椎變直的,快速活血緩解疼痛,遠離頸椎病

頸椎變直有哪些可怕的症狀?

頸椎生理曲度變直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後帶來的症狀:

1)頸部疼痛。

頸椎前後的肌肉力量不平衡,導致部分頸部肌肉被過度拉伸,從而出現肌肉勞損或撕裂,導致頸部疼痛。

2)手麻、手部無力等症狀。

頸椎的生理曲度可以將頭部重量均勻分布給每個椎骨和椎間盤,減輕頸椎承受的壓力。

一旦頸椎的生理曲度變直,頭部的重量不再被頸椎前凸來緩衝和平衡,將會直接增加頸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加劇椎間盤的磨損更容易 出現椎間盤突出。

當突出的椎間盤刺激壓迫神經時,很容易引起手麻或手部無力等症狀。

3)頭痛、頭暈等大腦供血不足症狀。

在頸椎上,為大腦供血的重要血管需要從頸椎間孔穿過。

有研究指出,在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患者中,頸椎骨與椎骨之間的距離變窄,從椎間孔穿過的血管被壓迫,導致血管直徑變小,血流量較少且慢。

這會直接影響大腦供血,導致頭痛、頭暈等大腦供血不足等症狀。

為什麼說頸椎生理曲度變直並不可怕?

這主要是因為常見的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通常是由後天的不良姿勢所致,而這樣的頸椎生理變直往往是 可逆的。

通過針對性的運動康復和專業的手法治療,是有可能把變直的頸椎恢復正常曲度的。例如:

頸部輔助伸展運動

終於找到頸痛頭痛的「罪魁禍首」,專家說:此方法可以逆轉頸椎變直的,快速活血緩解疼痛,遠離頸椎病

坐在椅子上,直立上半身, 取一條毛巾套在脖子上並向前拉直, 收緊下巴,頭部後仰, 保持10秒, 放鬆身體返回原位,重複10次。

燕式俯衝第一階

終於找到頸痛頭痛的「罪魁禍首」,專家說:此方法可以逆轉頸椎變直的,快速活血緩解疼痛,遠離頸椎病

俯臥,手臂彎曲置於頭部兩側呈L型,掌心向下。 夾緊肩胛骨,同時仰起頭部和頸部。 返回起始位置。重複10次。

為什麼運動可以調整變直的頸椎曲度?

這是因為被不良姿勢所致的頸椎曲度變直,往往伴隨著頸椎前後的肌力不平衡。

例如經常被低頭姿勢拉扯的後頸肌肉會比前面的肌肉力量較強,但同時也更加緊繃和僵硬。

而針對性的運動康復可以:

改善肌肉間的不平衡,幫助頸椎恢復正常的生理曲度;重新訓練大腦適應調整後的生理曲度,避免由於生理曲度變化過程中不適應引起頭暈等負面影響。

科學的運動康復,和有意識地積極糾正頭頸姿勢(例如改正頭頸前伸、彎腰低頭等不良姿勢), 是預防和調整頸椎曲度變直的重要方法。

那麼,正確的頭頸位置應該是怎樣的呢?

正常情況下,當你站直或坐直時, 耳垂的位置應剛好位於肩峰的正上方,如下圖所示。

如果長期維持耳垂位於肩峰的前方或後方都是不利於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的。例如頭頸前伸的姿勢會讓耳垂位於肩峰的前方,如下圖所示。

終於找到頸痛頭痛的「罪魁禍首」,專家說:此方法可以逆轉頸椎變直的,快速活血緩解疼痛,遠離頸椎病

正確的頭頸位置

所以,無論是玩手機、電腦工作時都要注意,放鬆地挺直腰背,雙眼直視前方,避免長期頭頸前伸或後仰姿勢。

例如,玩手機時,應把手機抬高至胸部及以上位置,以避免看手機時長期低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522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