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是導致心梗、腦梗、腎衰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據統計:
全國每年有 200 萬人死於與高血壓有關的疾病;
6 成以上的冠心病人;
8 成以上腦梗病人;
9 成腦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壓史。
可以說,高血壓是人類健康最主要的「殺手」。我們每個人身邊幾乎都有一些高血壓親友,可高血壓知曉率卻僅為42.6%。
所以,正確認識高血壓並嚴格的控制血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的持續升高。
簡單來說,血管因為各種原因出現血管壁增厚、管徑縮小、官腔狹窄、彈性降低等,導致血液在流通時遇到了更大的阻力,血流減緩,正常的壓力無法讓血液順利通過血管。
心臟為了把血液送達身體各部位,就要使出更大的力,血壓也就上升了。也就是說:血壓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讓各組織獲取足夠的血液。

如何定義「高血壓」?
目前我國採用國際上統一標準,如果連續三次非同日血壓水平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患者,根據血壓升高的程度,分為 3 個等級:
輕度(1 級高血壓)收縮壓 140~159 mmHg 或者舒張壓 90~99 mmHg;
中度(2 級高血壓)收縮壓 160~179 mmHg 或者舒張壓 100~110 mmHg;
重度(3 級高血壓)收縮壓超過 180 mmHg 或者舒張壓超過 110 mmHg。
如果收縮壓和舒張壓位於不同的等級內,要以較高的等級為標準。
常見的9大「降壓誤區」
控制血壓,不僅僅是為了血壓數值達標,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預防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風險。但現實中不少人都存在以下9種降壓誤區。
1. 沒有感覺,就沒有問題
血壓升高後會感覺頭痛、頭暈、耳鳴、失眠等。但有些人卻沒什麼感覺,這如同溫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難受了。
沒有感覺不等於沒有危害,要知道血壓每升高20 mmHg,死亡風險就會翻一番。
所以,血壓升高,無論有沒有感覺都應該用藥。

2. 開始不能用好藥
治療感染不能首選高級別的抗菌素,因為一旦耐藥,便無藥可用。這是由於細菌有對抗藥物的能力。
降壓藥作用的對象不是細菌,而是受體,不會出現類似抗菌素耐藥的情況。
所謂的好藥,不但降壓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對心、腦、腎等器官的有保護作用。
所以選擇降壓藥,哪個好,就選哪個,而且開始就用好藥。
3. 血壓高吃藥,血壓正常就停藥
用藥後血壓正常,是藥物的作用的結果,是藥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藥後平衡被打破,血壓會重新升高。
高了用藥,正常就停藥。這種按需用藥的模式會導致血壓總是處于波動之中,而心梗、腦梗等併發症都是在血壓波動時發生的。
4. 發現血壓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壓是逐漸升高的,降壓也要逐漸下降。
除了高血壓危象等緊急情況外,不建議快速大幅度降壓,否則會引起腦灌注不足等意外情況。
對高血壓急症,24~48小時內把血壓緩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靜脈用藥。
臨床普遍使用心痛定(硝苯地平)舌下含服緊急降壓,目前認為是不合適的。除降壓過快外,還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而誘發心腦血管病。

5. 降壓藥隔幾年就要更換
如果正確的選擇了降壓藥,血壓控制的很好,而且沒有出現副作用,應該繼續用下去,不建議定期換藥。
除非新品種上市,而新藥在療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可以考慮換藥。
6. 降壓藥有副作用
任何藥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壓藥。
但FDA批准的原研藥(進口藥)相對很安全。如果按說明用藥,副作用會很輕微。
不要因噎廢食,和高血壓的危害相比,降壓藥的副作用微乎其微。
7. 降壓藥傷腎
這種說法由來已久而且非常頑固,這裡的「腎臟」也暗含男性性功能之意。
坦類,普利類,地平類降壓藥通過降壓有保腎的作用,尤其是前兩類藥物更是慢性腎臟病的首選用藥,並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高血壓導致的動脈硬化是男性勃起障礙的主要原因,降壓、治療動脈硬化也是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的主要措施。 總之,傷腎的是高血壓,而不是降壓藥。

8. 血壓<140/90mmHg才正常
一般而言,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目標值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5073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