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對艾草情有獨鍾,因為艾草有很大的藥用價值。艾草不僅可以用來艾灸、藥浴、泡茶、驅蚊還可以用來作艾葉枕頭。艾草入藥最佳的採摘季節是春夏兩季花未開的時候。

艾草的藥用價值最初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後世中醫對其有了更深入的探究。一般認為艾草性溫味苦,具有祛寒、理氣、溫經、止血、安胎的功效,因此特別受到中老年人及女性朋友們的喜愛。那做成艾葉枕頭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艾草對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散發出一種特殊的香味,用手觸摸後,這種香味更是揮之不去。這是因為艾草中含有大量的揮髮油,這些揮髮油主要是單萜類、倍半萜類及其它們的衍生物。而這些揮發性成分在臨床上具有消炎、鎮痛、抗氧化等能力。

而艾草做成枕頭後會緩慢的釋放出這些活性成分,對頸肩疼痛、肩周炎、耳鳴、頭暈等症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另外艾草的香味還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所以備受老人們的喜愛。
【大鄉】專注科普三農領域的「冷知識」、「趣知識」,和您一起回味鄉土、鄉村、鄉情!
清明時節,艾葉開始發芽生長,再過一兩個月,就該採摘艾葉了,在農村,老人們能把艾葉運用的淋漓盡致。

我們家嬸子前幾年更年期綜合徵,天天皺著眉頭愁容滿面,家裡人誰都不敢跟她說話,一說話她就煩,是那種要命的煩,睡眠質量更是差的可怕,晚上睡不著,白天不犯困,人一下子顯得蒼老滄桑,看著讓人心疼。
後來嬸子的閨女到處給嬸子找偏方,居然還真找到了,正好是在艾葉生長旺盛時,那天嬸子閨女開車拉我們好幾個人,大家一起去山裡摘艾葉,足足摘了兩大袋子。
弄回家的艾葉晾曬乾透,嬸子閨女用艾葉做了一個枕頭,讓嬸子以後枕著艾葉枕頭睡覺,其餘艾葉就讓嬸子用來泡腳,閨女親自燒艾葉水親自監督嬸子泡腳,並且買來了艾條,泡完腳以後給嬸子用艾條灸身體。

這樣堅持了一個月以後,嬸子的身體明顯有所改變,緊皺的眉頭放開了,臉上又有了以往的笑容,夜裡能睡著覺了,雖然不是睡足八個小時,但能夠睡五六個點,嬸子也覺得精神不錯,氣色好起來的嬸子,對艾葉更加依賴,每晚的艾葉泡腳和艾條艾灸都必須做,那個艾葉枕頭更是成了她的寶貝。
艾葉做枕頭不僅僅有治療失眠的作用,它特殊的芳香還可以驅除蚊蟲,很適合大部分人使用,但這東西性寒,不是適合所有人使用,更不能長期使用,經期女性,還有兒童最好不用,長期使用會導致身體出現寒邪入侵不利於身體健康。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