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疾病在醫學上統稱為代謝相關性疾病。近年因代謝相關性疾病引起的腎損害逐漸增多, 也越來越被內分泌科及腎科醫生所關注, 北京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李月紅主任醫師曾發表關於「代謝相關性疾病腎損害的診治與預防」的專題討論,在此把關於高血壓腎病預防方面的內容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5~10年高血壓病史的患者出現蛋白尿或腎功能損害, 且排除其他導致腎臟疾病的因素, 要考慮高血壓腎損害。患者常合併左心室肥厚或高血壓眼底動脈硬化。
良性高血壓腎損害患者表現為腎小管功能損害, 即尿液濃縮稀釋異常及重吸收功能減弱, 尿N-乙醯-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視黃醇結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增高和尿滲透壓降低。
一項4年的隨訪研究發現, 視網膜小動脈狹窄 (視網膜照片檢測) 結合尿白蛋白檢測是慢性腎病(CKD)2~4期患者危險分層的有效工具, 可預測高血壓合併CKD的進展。
惡性高血壓腎損害表現為血壓急劇升高, 舒張壓>130 mm Hg , 伴有視盤水腫及腎功能不全, 蛋白尿甚至大量蛋白尿, 可伴有血尿, 疾病進展迅速, 短期內腎功能進行性惡化。病理上良性高血壓腎損害主要累及腎小動脈, 表現為腎小動脈玻璃樣變和肌內膜增厚, 該病變持續進展至腎臟供血減少, 發生腎實質缺血性損害, 出現腎小球硬化。惡性高血壓腎損害病理特徵為入球小動脈纖維素樣壞死和小葉間動脈「蔥皮樣」改變, 最終導致腎小管萎縮和間質纖維化。
高血壓所引起的腎部疾病不但會使人體造成各種各樣的併發症 ,而且還會讓患者出現腎功能衰竭糖尿病以及各種病情的發生。那麼,怎麼治療高血壓腎病呢?
很多人熟悉高血壓,知道慢性腎臟病,卻並不是很了解高血壓腎病。高血壓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長時間的高血壓得不到控制,血壓升高使得血管內血液的壓力升高,導致血管中的蛋白漏出到尿液中,蛋白的漏出會對腎臟的濾過功能產生影響。如果高血壓一直控制的不是很好,導致蛋白漏出量增加,會直接導致腎臟出現病變,如腎小球動脈硬化、腎間質纖維化等,致使功能降低,最終表現為高血壓腎病。

不同病情的患者的治療方法自然也會不同,其中,高血壓腎病的治療方法具體如下:
一、初期症狀較輕:早期、輕度的高血壓和尿常規大致正常者可給予非降壓藥治療,如保持良好的情緒、減肥、限鹽、限酒、練氣功及太極拳等適當的體育鍛鍊;
二、有併發症的患者:伴發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者,應給予相應的治療。但同時應用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藥有可能會阻止腎小動脈硬化的作用;
三、晚期較為嚴重的患者:惡性腎小動脈硬化症患者短期的內腎功能會迅速惡化,在合併有高血壓腦病、視力迅速下降、顱內出血等以及不能口服降壓藥時,可靜脈給藥,力爭在12~24小時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哪些飲食事項呢?
1、飲食要清淡: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壓患者血壓降低,患者應多吃粗糧、雜糧、新鮮蔬菜和水果、豆製品、瘦肉、魚、雞等食物,少吃動物油脂、油膩和少吃糖、濃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食品;
2、限制食鹽量:控制鈉鹽攝入量有利於降低和穩定血壓,患者在飲食中應減少烹調用鹽,每人每日以不超過6g為宜。多吃含鉀的食物(土豆、芋頭、茄子、萵筍、海帶、冬瓜、西瓜、柑橘等)和含鈣豐富的食物(牛奶、酸奶、蝦皮、芝麻醬、綠色蔬菜等);
3、戒菸戒酒:煙、酒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而嗜好煙、酒的人更容易發生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變,降低高血壓患者對降壓藥的敏感性:
4、飲食應節制:。高血壓患者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吃飯以八分飽為宜,在飲食中應適量吃一些能降低血壓如:黑木耳、荸薺、芹菜、葫蘆、綠豆、西瓜皮、蓮子心等食物。

溫馨提醒:患者在治療疾病前一定要先弄清自己的症狀類型,並且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正確的防治措施。需要提出的是每個人體質等各方面情況不同,要注意跟進自身情況降壓,不要過度降壓。過度降壓即用藥後使血壓大幅度下降,會加重心臟、腎臟等器官的負擔
不可否認,隨著我們國家老百姓生活方式發生了或大或小的改變,各種慢性病的發生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普遍了。尤其是高血壓和糖尿病,以及慢性腎臟病,越來越常見。今天,張大夫就和大家聊一聊腎臟病和高血壓之間的事兒。

確實,像題目中說的,高血壓和腎臟病二者狼狽為奸,經常一起作案,危害我們的健康。二者之間的確實是互相影響的: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那麼很可能會出現或者加重腎臟的損害,腎損害是高血壓常見的靶器官受損的表現;反過來,出現了慢性腎臟病,患者也容易出現高血壓,甚至是難治性高血壓,一方面是由於水鈉滯留,一方面可能與患者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出現異常有關。互為病因和加重因素。

那麼問題來了,患有腎臟病的患者該如何控制高血壓呢?血壓應該控制在什麼範圍呢? 在治療上,我們首先強調的是生活方式的干預,說過很多遍,張大夫今天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而在藥物的使用方面,我們會優先選擇普利類降壓藥和沙坦類降壓藥,因為這兩類藥物不但可以降低血壓,還能減少尿蛋白,延緩腎功能惡化,改善預後。根據不同的情況,地平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也可能會使用,而且聯合用藥也經常會用到。
那麼既有腎臟病還有高血壓的患者,控制血壓的目標是多少呢? 降壓目標需要與尿白蛋白的水平結合起來。具體來:如果尿白蛋白<30mg/d時,目標血壓在140/90mmHg以下;而尿白蛋白大於30mg/d以上的話,目標血壓可以定在130/80mmHg以下。當然根據患者情況,臨床上會有所調整,例如一些老年患者可以適當放寬降壓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479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