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總是反反覆復?消化科醫生手把手教你如何養胃丨腸胃專題

現代人,10個人里,有9個半說自己胃不好,有8個說自己有胃病。

但是10個人里10個人都說不清楚,為什麼自己胃有問題。

胃病總是反反覆復?消化科醫生手把手教你如何養胃丨腸胃專題

圖片來源:網絡

杏仁門診消化科陳醫生介紹:

「很多人小毛病都是反反覆復的,這幾天胃沒事,過幾天就難受的吃不下飯,這都是因為胃沒有一個健康的狀態,胃黏膜沒有得到修復,才會反覆犯病。」

根治胃病的關鍵是胃粘膜

我國是胃病大國。每年至少有40萬胃病患者,由於病情反覆發作,最終從慢性胃炎、胃潰瘍等惡化成胃癌。

胃病反反覆復發作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受損的胃黏膜始終沒有得到修復。

胃病總是反反覆復?消化科醫生手把手教你如何養胃丨腸胃專題

圖片來源:網絡

胃黏膜是一個複雜的分泌器官,同時又很薄、很脆弱。胃黏膜一旦受損,就很難再恢復如初。

胃黏膜可分為三層——上皮層、固有層、黏膜肌層:

上皮層:分泌粘液覆蓋於胃黏膜表面,以防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黏膜損害。

固有層:含有大量不同的胃腺,胃腺分工明確,分別負責分泌粘液、生產胃液、分泌胃蛋白酶、分泌鹽酸。

黏膜肌層:排列成內環外縱,可以幫助胃腺分泌物的排出。

胃病總是反反覆復?消化科醫生手把手教你如何養胃丨腸胃專題

圖片來源:網絡

當胃黏膜損壞,隨之而來的就是上腹部不適或絞痛、反酸、腹瀉、脹氣、食欲不振、有灼燒感等一系列胃部不適的症狀。

胃酸可以「消化」胃粘膜?

胃部的損傷主要來自於食物和胃酸,食物和胃酸各有約50%的損傷。

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2至3天就要新生一次。

正常情況下,胃黏膜三層結構各司其職,保護著胃部的正常運作,在損傷與自我修復保持一個動態平衡。

胃病總是反反覆復?消化科醫生手把手教你如何養胃丨腸胃專題

圖片來源:網絡

而當外界給予胃的負擔過重或刺激過強,動態平衡就會被打破。

上皮層守不住胃酸對胃壁的「自我消化」,形成凹入表面的破損,導致胃黏膜損傷,從而形成胃炎,胃潰瘍,長期不愈還會加大胃癌的發生率。

胃黏膜損傷多表現為程序化的損傷反應:

表層上皮的脫落產生淺表性黏膜損傷——>微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將導致黏膜缺血、缺氧,組織壞死——>深度黏膜損傷發生糜爛或潰瘍等。

胃病總是反反覆復?消化科醫生手把手教你如何養胃丨腸胃專題

胃病發展過程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陳醫生給我們劃重點:

「簡單來說,就是胃部其實長期處於邊損傷邊修復的狀態,當損傷速度>修復速度,炎症就會加重;當損傷速度<修復速度,炎症就會減輕。」

脆弱的胃粘膜應該怎樣修復?

每當胃不舒服,周圍一定會有人告訴你:「喝點粥吧!」

可事實上,胃不舒服時吃點粥沒什麼錯,畢竟可以給胃減輕負擔,但並不推薦喝粥養胃。

胃病總是反反覆復?消化科醫生手把手教你如何養胃丨腸胃專題

圖片來源:網絡

胃功能有「用進廢退」的特點:如果長期總是吃特別好消化的粥、軟飯、軟麵條,胃的消化能力反而會退化變差。

陳醫生解釋道:「修復胃黏膜不用刻意去吃好消化的食物,只要日常「不作」,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讓胃黏膜的損傷速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436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