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腦是人的高級中樞,脊髓是低級中樞,而督脈的路線與脊髓有重複的地方。所以,經常捏脊可以讓陽氣充足、精力充沛,還有助於智力發育。 4、是依據「高低醫療學」中所說的「四邊有病中間平」的原則,脊柱處於人體的中線,對頭部、四肢、諸內臟均有調節作用。經常捏脊,可以使全身陰陽平衡,免於疾病。 5、近年來的實驗觀察證實,捏脊能提高患兒的血紅蛋白、血漿蛋白、血清澱粉酶指數,加強小腸的吸收功能。 捏脊可以治什麼病? 1、胃腸疾病 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飢飽,如果吃了過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膩食物、高蛋白食物,會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響脾胃功能,形成積滯、厭食;消化不良還可能引起腹瀉;其他感染性腹瀉會遷延變為脾胃虛弱。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療法來治療。 2、肺係疾病 反複感冒、咳嗽,西醫稱為免疫功能低下,中醫則認為是衛外功能薄弱,陰陽不調。捏脊通過刺激督脈和膀胱經,能調和陰陽,健脾理肺,從而達到提高免疫力、減少呼吸係統疾病的作用。 3、夜啼、睡眠不安 中醫有句古話「胃不和則臥不安」。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捏脊療法能調理脾胃,使之正常運轉。脾胃功能正常了,就不會有腹脹、腹痛、胃脘飽脹的現象,自然能夠安然入睡了。 4、遺尿、多汗 通過捏脊來刺激人體脊柱兩側的植物神經乾和神經節,起到防遺尿、止汗的作用。 捏脊療法是不用藥物而且比較安全的一種治療方法,沒有藥物的毒副作用。最重要的是,捏脊法不打針,不吃藥,還可防治多種疾病,易於接受。 捏脊,教你捏到位 1、捏脊的部位為脊背的正中線,從尾骨部起至第七頸椎。即沿著督脈的循行路線,從長強穴直至大椎穴。如頭面部症狀明顯(目紅赤、癢澀羞明、鼻腔紅赤、牙齒鬆動、牙齦潰爛、面黃肌瘦、唇紅煩渴、面紅煩急、驚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風府穴。捏拿完畢,再按腎俞穴。 2、施術時患者的體位以俯臥位或半俯臥位為宜,務使臥平、臥正,以背部平坦鬆弛為目的。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3234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