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的牙齒上總是會「莫名其妙」積有一層黃泥,不僅影響個人形象,還會給自己的社交帶來一定的麻煩。
事實上,人人都追求唇紅齒白,即嘴唇紅潤,牙齒潔白,這不僅符合大眾的審美,也是身體傳遞的一種健康信號。

嘴唇紅潤且潤滑有光意味著一個人的身體內有充足的氣血,比較正常,更健康。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如果一個人的嘴唇呈異常的顏色,比如過紅以及發白、變紫,那麼往往是身體發出來的健康信號。
其一,嘴唇過紅,往往是上火問題所引起的,所以這類人群在日常的飲食習慣上要多加調整,平常可多喝一些菊花茶,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

其二,嘴唇發白,一方面是貧血導致的,另一方面是肝臟問題引起的;
其三,嘴唇變紫,很可能是血液循環以及身體的氧氣供給方面存在著問題。
所以,如果你的嘴唇顏色不是健康的粉紅色,那多半是身體出了毛病,這時千萬不要忽略其中揭示的健康問題,應該及時向專家詢問,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進行改善措施來調養身體。

牙齒上的黃泥發臭的原因
首先,我們得清楚這種泥是怎麼產生的。究其本質,黃泥是一種混合體,由食物的殘渣以及細菌和細菌產物混合而成。
由此可見,牙齒上黃泥所含有的物質在經過分解作用之後,會釋放出有氣味的硫化物和氨氣,自然也就會影響口氣的清新。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口腔的清潔,無論是在對牙膏和牙刷的選擇上,還是對食物的攝取上,都要進行重視。
牙結石
其實,不要小看牙齒上的這些黃泥,如果一直拖著,對這層污垢「置之不理」,那麼其又會和新攝入的食物發生作用,久而久之,這些沉積難免會被鈣化,在牙齒上結出一層硬物質,即為醫學上所稱的牙結石。

而有牙結石的人患上一些牙齒疾病,比如牙周炎的機率也會增大。這個時候,如果還把問題想得比較簡單,認為刷牙能夠去掉牙齒上的結石,那麼你就錯了。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除去牙結石是要採用超聲波方法的,普通的清潔措施並不能起到大作用。
因此,不要在心理上存在僥倖心理,飯後要養成漱口的習慣,如果牙泥過多,可用牙線對牙縫進行進一步的清潔工作。

牙菌斑
人的臉上會長斑,牙齒也可能會「出斑」。
人的牙齒表面是有一定量的細菌的,前期會引起牙齒污垢的產生,後期會聚集產生牙菌斑。
牙菌斑可以一直進行繁衍,數量也會增多,這是因為該物質可以從人們攝入的食物中持續獲得營養,從而維持增殖過程的進行。
因此,事不能拖,每天至少要保證刷牙的次數達到兩次,及時清理口腔,以免問題積少成多,造成後期牙齒治療上的麻煩。

緩解黃牙的三個方法
1、多加挑選牙膏牙刷
隨著科技的進步,在醫藥方面人類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就拿牙膏的類型來說,不僅有潔白牙齒、除煙漬茶漬的,還有清除口氣、治療牙齒酸軟的。
對於牙黃人群來說,還是要選擇清潔效果較強的牙膏,以便能更高效地去掉牙上的黃泥。

都說凡事要講究適度,在牙刷的選擇上,也要選擇軟硬適中的刷子。牙刷過硬,則很容易損傷牙齦部分,引發一系列的牙齦問題;牙刷太軟,對牙齦產生的摩擦力倒是不會太大,但也會因為刷毛太軟而增大污垢的清理難度,不僅刷牙的時間要相應加長,取得的效果也不會太好。
健康總是留給那些有心的人,如果牙膏和牙刷挑得好了,那麼除起牙垢來豈不是事半功倍。

2、保證刷牙的時間
很多人刷起牙來喜歡草草了事,刷牙時間甚至連一分鐘都不到。無疑,這種刷牙習慣是不利於健康的。口腔醫生表明,刷牙時間最好保持在3分鐘左右,這樣才能確保食物殘渣不會附著在我們的牙齒上,更有利於口腔的衛生。
除此之外,每天的刷牙時間應該是餐後的20分鐘左右。早起後可漱口,在吃過早餐後再行刷牙。

3、遠離酸性食物
具有一定生物知識的人都知道,細菌在酸性條件下的存活率會大大上升,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使用的牙膏一般是鹼性的原因。
因此,在食物的選擇上,我們要少吃一些酸菜,少喝一點可樂,可適當吃一些乳酪,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給牙齒加鈣。平常也可以吃一些香菇,以達到抑制細菌增生的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299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