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凌晨三、四點鐘醒來,既沒有尿意,也不是口渴,明明沒休息好,卻很難再次入睡?這種情況不僅讓人感覺很苦惱,還會導致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其實,總是出現這樣的症狀,可能與以下這4種疾病有關,需警惕!

1、腦神經衰弱症
這與長時間用腦過度有關,導致患者總是睡到一半就會醒來,這個時候患者不妨調整好自己休息與工作時間比例分配,將注意力轉移,減少大腦過度使用,緩解疲勞。
2、抑鬱症
長時間受到壓力,對大腦造成一定的刺激,進而就會影響到人的睡眠質量,這就是屬於抑鬱症所產生的精神類的表現,很多人對抑鬱症都沒能引起重視,經過研究發現,有7%的成年人都曾經歷過抑鬱症,但是很難能夠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患有抑鬱症,如果長時間情緒低落,最好是到醫院檢查一下,避免會導致宇宙造成睡眠障礙。

3、肝火旺
後半夜1-3點是肝經活躍,在肝經上的病症就會顯現,如果在這個時段醒來,可能是肝火旺,需注意降肝火。
4、吸暫停綜合徵
睡眠障礙的類型是不同的,產生的症狀表現也會不同,呼吸暫停綜合徵是屬於其中最嚴重的一種,疾病不僅會導致患者半夜醒過來,而且醒來後還很難再次入睡,影響睡眠的質量,也會增加高血壓和腦中風的風險,還會導致記憶力減退,所以,患此病後最好及時治療。
【相關建議】
最理想的睡眠長度是7~9小時,每個個體所需時間可能在此基礎上有增有減。
以下這份睡眠指南,則針對不同年齡層給出了不同的睡眠指導建議。
出生至3個月齡的小嬰兒,需要長達14至17小時的睡眠。
1歲至2歲的幼兒每天需要11至14小時睡眠。
6歲到13歲的學齡兒童,建議每日保持9到11小時睡眠。
14歲至17歲的青少年每天應當睡8至10小時,處於青春期的人需要更多睡眠。但即便如此,一天超過11小時的睡眠時間也會對健康不利。
對於18歲至64歲的成年人來說,每天7至9小時的睡眠最佳,6小時或10小時也行,但少於6小時或多於10小時都不推薦。
而對於65歲以上的人來說,指南提供了7至8小時的睡眠時長建議。有些老年人一天只睡5小時,通常起得很早,但白天一直在犯困。
建議:假如不得不小睡一下的話,請記住——要麼睡上25分鐘,要麼睡上90分鐘,不要多也不要少。還有,下午三點之後不宜小睡。
有些人睡眠時間雖長期低於建議的時長,但他們仍擁有高質量睡眠。個體差異是存在的,所以,衡量睡眠是否充足,可以看看自己第二天醒來是否感覺清醒,精力充沛。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265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