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喉片、阿膠棗、龜苓膏、茯苓餅……這些食物在醫生眼中也是藥,有時候會被當成零食來吃,但吃多了或者吃得不合時宜對身體的傷害很大,大家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的中藥零食。
1
潤喉片
中藥潤喉片成分以一些有清熱解毒消腫作用的中草藥為主,如金銀花、黃芩、板藍根、冰片,以及清咽利喉的胖大海、蟬蛻、桔梗、羅漢果等,大部分藥物性偏寒涼。
脾胃虛寒者若長期服用,非常容易引起腹瀉。
孕婦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為改善口感,輔料中常加入甜味劑如蔗糖等物質,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隨意服用。
6歲以下幼兒吞咽功能尚未完善,最好也不要服用潤喉片,以免滑落或嗆入氣管發生意外。
需要含服時也不要總放在一個部位,可以適當調整位置,防止局部黏膜被較高濃度的藥物持續性刺激。

2
健胃消食片
不知不覺健胃消食片也成了很多家庭的必備良藥,一感覺不消化,就來片嚼一嚼。但醫生認為,這樣的做法後果非常可怕。
消食片由太子參、陳皮、山藥、麥芽(炒)、山楂組成。陳皮有運脾健胃的功效;山楂、麥芽主治消化不良、茶飯不思、脘腹脹悶等症;太子參、山藥健脾益氣。
按時按量服用健胃消食片沒有問題,但如果沒有找到消化不良的具體原因就隨意服用,壞處有很多。
當胃酸過多的人吃後,會使胃內的酸度急劇增加;有潰瘍病或黏膜糜爛較重的人吃後,會加重病情。
因此,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最好不要吃;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
龜苓膏
不少年輕人長痘痘了就喜歡吃一盅龜苓膏清熱瀉火,老年朋友便秘了也愛吃龜苓膏排毒。
可是正因為龜苓膏長於清熱祛濕排毒,故偏於寒涼,若本身屬於陽虛和脾胃虛弱的人群,還是少吃為好,老年人體質多屬腎陽不足,孕婦、痛經患者也不宜多吃。
4
阿膠蜜棗
阿膠棗清甜可口,被不少女性當作營養零食。其也確有養顏補血功效,適合血虛人士服用。但因其滋補,故易滋膩礙胃,多吃會影響食慾,服用過量還容易上火。
因此,即使是貨真價實的阿膠棗,也應淺嘗則止,每次三五顆即可。尤其是本身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咳嗽痰多,或牙疼、咽喉腫痛,腹瀉便溏的人不宜服用。女性在月經周期最好也不要吃,以免造成經量過多。
5
酸梅湯
正宗的酸梅湯是用烏梅、山楂干以及少量陳皮和甘草熬煮成的,有消食、生津止渴、解暑化濕等作用。
裡面的重點原料烏梅,富含有機酸,不僅生津止渴,還可緩解暈車等不適感。
但胃潰瘍等胃不好的人要少喝,或者稀釋後少量飲用。另外,懷孕的女性也不宜喝。

6
茯苓餅
茯苓餅的中藥成分茯苓,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作用。有助於提高食慾、幫助消化,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力,預防感冒、咳嗽。對於腎虛所致四肢水腫、小便不利,也有一定作用。
不過,市場上茯苓餅里添加了不少蜂蜜、白砂糖等,血糖偏高的人少吃為妙。
7
雪蛤膏
雪蛤具有補腎益精、養陰潤肺、健腦益智、平肝養胃的功效。宜於陰虛體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盜汗不止、癆嗽咳血等症狀者。
但是兒童和青少年屬於長身體期,多食雪蛤易致發胖。腎衰竭、嚴重糖尿病、尿毒症等患者禁用雪蛤油。雪蛤油含有轉氨酶,腎衰竭和尿毒症患者食用會讓病情嚴重。糖尿病患者食用會使血糖增高。
8
薄荷糖
有些人為清除口中異味,喜歡含薄荷糖,薄荷可發散風熱,用於風熱感冒等,但出現盜汗、乾咳等症狀時應謹慎食用,以免加重症狀,更不可當零食大量吃,尤其對糖友而言。
還需提醒,人們在服食這些含有中藥成分的「零食」前,最好諮詢醫生或藥師,孕婦等特殊人群尤其要注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236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