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要跟大家聊一聊關於慢性頭痛的話題。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頭痛?
頭痛:指位於眼眶耳孔基線以上的疼痛,局限於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的疼痛。90%以上的健康人在一生中都曾有過頭痛的困擾。

根據門診中患者朋友的實際反饋,用以下兩種方式,來介紹頭痛的分類會便於大家的學習。
根據病變的部位分3類
1顱內疾病。顱內腫瘤、感染、血管病變、損傷、偏頭痛、腦血管病等。
2顱外疾病。顱骨病變、神經痛、緊張性頭痛、耳、眼、牙齒、鼻以及頸部病變導致的頭痛等。
3全身性疾病。感染、心血管疾病、神經官能症等。

根據頭痛的病因可分9類
1牽涉性頭痛:如眼、耳、鼻、口腔等部位病變引起的頭痛,最常見的比如慢性鼻炎、鼻竇炎的朋友長期受此困擾;
2血管性頭痛:如偏頭痛、發熱、貧血、缺氧、CO中毒、高血壓等;
3肌肉收縮性頭痛:通常見於精神過度緊張、勞累的人群;
4神經性頭痛:如三叉神經痛、框上神經痛、舌咽神經痛等;
5炎症:腦膜炎等;
6顱內壓改變:各種炎症、腫瘤晚期引起的高或低顱壓;
7外傷:顱腦外傷或顱骨骨折等;

8精神性:神經官能症等;
9其他:比如酗酒、藥物過量等;
之所以向大家詳細的介紹頭痛的分類,是想幫助大家分析理解頭痛的診療邏輯。任何症狀和疾病,在診斷明確、病因明確的基礎上的治療是最有利於患者的。
那麼關於慢性頭痛的就診,我想跟大家講以下幾點:
1.要信任醫生,同時相信自己,切莫著急,任何事情的解決都需要時間,分析出頭痛的病因需要時間,需要您與醫生一起合作;
2.建立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適度鍛鍊,防止勞累性肌肉「僵硬」;
3.頭痛初期,儘量早期就診,儘可能採用非藥物治療,對於頭痛有較好緩解療效的包括鬆弛治療、物理治療、針灸理療等方法,當然每一種治療方案的選擇需要您同醫生一起來商討決策。

4.最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及時就診,同您的家庭醫生訴說這些症狀表現,做相應的記錄同時建立起長期的診療關係,切忌「止痛藥」了事。
健康與疾病都是長期積累而來的,「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也很好地說明了這個道理。建立戰勝疾病的自信,積極耐心應對,也是非常重要的。
您身邊的家庭醫生,每天一點知識,願同您一起管理好您的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2149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