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都快把人烤乾了,這時候若能大口喝下一杯冰涼的飲料,應該是最幸福的時光吧!
然而,對講究「養生」的東方人而言,一般上對冰水、冷飲大多敬而遠之。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photoAC)
據聞大陸有位著名的老中醫,在逝世前留給子孫的遺訓是:「什麼都能吃,就是不能喝冷飲!」
這位老中醫就是大陸中醫腎病的奠基人鄒雲翔老先生。
據《金陵時報》報導,鄒老先生去世前曾忠告家人:「不管研究學問到多深、現代科技如何發展,有一條鐵規不能破──不准家人與孩子們吃冷飲!」

鄒雲翔教授(圖片來源:翻攝自網路)
東方人注重養生,也信賴歷史悠久的中醫醫術,然而星移物換,有些人對於古老的中醫論述不置可否。
不過,「不喝冷飲」的勸言,若從中醫和西醫的角度而言,仍有一定的根據。
在中醫的觀點,「養生先養胃」。大多東方人注重食療,並相信人體的氣血與五臟營養都經由脾胃吸收,從而排除體內的毒素。
因此,中醫有此一說:「胃喜溫不喜涼,腎喜暖不喜寒。」唯有保護好我們的脾胃、腎臟,盡量不喝冷飲,才可避免這些器官被寒氣擾亂。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Pixabay)
同樣的,在西醫的觀點,胃的表皮有一層「保護黏膜」,以保護胃不被消化液傷害。
人的正常體溫在攝氏36度至37度之間,若喝下比體溫低20、30度的冷飲,就會讓胃黏膜血管收縮。若長期如此,會讓胃黏膜的厚度變薄,屆時恐增加胃病、潰瘍風險。
所以,現在明白為何中、西醫不主張喝冷水,反而勸說「多喝溫開水」的原因了吧?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Pixabay)
根據《微信-健康時報》所整理的健康訊息,無論是男女老少、任何年齡層,如果長期飲用冷飲,對健康會有一定影響。
至於是哪些影響呢?一起來瞧瞧:
男性常喝冷飲──誘發心疾增高
當然,冷飲並非「洪水猛獸」,但有報告顯示,一般喝冷飲時,心電圖會產生變化。
這意味著會誘發一些潛在體內疾病的機率,譬如血管會突然收縮,導致血壓上升,甚至引發嚴重的併發症。患有高血壓的人士,必須留意這一點。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Pixabay)
女性常喝冷飲──經痛、月事不順
比起男性,女性還多了一個困擾,每月必訪的月事、經痛。相信不少的女性從小開始,就被媽媽或長輩叮囑「不要喝冷飲」!
當涼寒的飲料進入胃部時,子宮內膜的血管會強烈收縮,久而久之,不但會影響月事,即使來經時,會產生劇烈的經痛或其他腰酸背痛的不舒服症狀。
甚至女長輩還會苦口婆心勸告年輕女子,除了不喝冷飲,連冷水澡也少洗,這主要是保護子宮處於暖和的狀態中,可降低經痛之苦。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Pixabay)
老人常冷飲──中風、心血管疾病機率高
步入老年後,身體機能慢慢退化,五臓六腑的吸收能力緩慢,如果愛喝冷飲,會讓脾胃加速退化。
因此,人到中年、步入老年時,就要「吃得慢、吃得暖、吃得淡」,別再吃喝冷飯、冷菜和冷飲。
另外,喝下大杯冷飲時,血管會驟然大幅收縮,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發生腦溢血的機率很高。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Pexels)
孩童常喝冷飲──缺乏營養物質,錯過成長期
要糾正孩子的飲食嗜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若任由孩子嗜喝冷飲,會降低他們的食慾。
一旦成長中的兒童偏食或不愛吃正餐,體內將會缺乏各種營養物質,以及吸收障礙,甚至會出現缺鐵性貧血、營養缺乏症等症狀,將嚴重影響孩童的發育。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Pixabay)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2091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