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得了糖尿病後才發現,曾經很平常很隨意的吃飯,變得痛苦萬分也變得需要格外小心翼翼起來。因為無論醫生還是家人,都會千叮嚀萬囑咐,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碰。如果你恰好還是一個吃貨,從此生活再無樂趣可言。

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食物的選擇很重要;哪些食物適合搭配在一起吃,哪些適合單獨吃,食物的搭配很重要;蒸煮、涼拌雖然沒有爆炒、油炸好吃,但健康得多,烹飪方式的選擇同樣重要。此外,還有一點常常被糖尿病人所忽視,那就是進食的順序。
健康的普通人,跟著心跟著自己的喜好走就好,先吃什麼後吃什麼,並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但對於身患糖尿病這種會伴隨自己一生的慢性病的人來說,可不能太隨意了,因為隨意的結果往往是血糖水平的忽高忽低。

建議按照「先喝湯,再吃蔬菜,最後主食搭配葷菜一起吃」這樣一個進食的順序。因為蔬菜往往熱量較低,而膳食纖維和各種營養素又比較豐富。先吃蔬菜,減少飢餓增強飽腹感的同時,血糖的波動並不會很大,而人體所需的營養也得了一定的滿足。
而這樣的一個進食順序,具體到食材操作方面,應該是這樣的:先吃蔬菜、蘑菇、海藻這一類食物,它們可以是菜的形式,也可以是湯品的形式,而吃的量最好占到這一餐進食量的一半;然後我們可以吃一些肉、魚、乳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建議選擇紅肉、深海魚等,因為它們富含優質蛋白質的同時脂肪含量較少;最後再選擇為我們提供能量的基礎——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各類主食,比如米飯、麵包、麵條、薯類等。當然,選擇加入一些粗糧要比單純只吃精細白米麵好。有了前面蔬菜等墊底,我們主食攝入量就會相應減少,也就將血糖波動影響最大的因素控制在最少的範圍內,此外,蔬菜中的一些膳食纖維還能減緩小腸對糖分的吸收。

這樣的一個進食順序,能夠控制血糖,促進消化液分泌,適當抑制食慾外,最大的一個好處是能延緩我們胃排空的時間,防止餐後血糖出現一個短時間內增高的現象。更長期的一個好處是,對我們體內的胰島β細胞有很好的保護效果。因為在飲食過程中,如果胰島β細胞反覆急劇分泌,會導致胰島素分泌功能衰退,這一點對年長者來說,尤為致命,因為他們自身胰島素本就處在一個減少的狀況下。維持胰島β細胞的功能,對抑製糖尿病發生至關重要。

除了進食的一個順序,糖尿病人在用餐的時候還要注意:別狼吐虎咽,儘量細嚼慢咽一點。喝的湯最好是清淡一點的蔬菜湯,肉湯就免了吧,其中較高的脂肪含量,即使是普通人喝了也是不利於健康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1959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