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健康問題。
據今日頭條發布的2018年國人健康關注大數據顯示,「泡腳、養肝、食療、白開水、養胃、補腎、健脾、補鈣、戒菸、補藥」這些關鍵詞是2018年最受大家關注的10大養生方式。臨近新年,百科名醫為您精心梳理了這10大養生方式的相關要點。
1.泡腳

泡腳又稱足浴,可以通過水的溫熱和機械作用,刺激足部穴位,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泡腳的好處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1)改善血液循環:泡腳能提高皮膚溫度,刺激足部的血管,增加血流量,促進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保持血流通暢,對身體健康有益。
(2)促進新陳代謝:經常泡腳,隨著身體血液循環量的增加,能調節內分泌功能,對人體新陳代謝有促進的作用。
(3)美容養顏:泡腳能夠使內臟得到氣血的滋養。通過加快新陳代謝,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改善肌膚狀況,起到美容養顏的功效。
泡腳的最佳時間和溫度:
泡腳時的最佳參考溫度為40℃~45℃,既要防止溫度過高燙傷皮膚,又要避免水溫過低對皮膚產生刺激,當然也因季節和每個人的耐受程度不同而有所區別。
泡腳的時間以30~40分鐘為宜,整個過程中的水溫應保持平衡。
飯前飯後30分鐘內不宜進行泡腳,因為可能會造成低血糖或者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
2.養肝

肝主疏泄、藏血,肝能讓氣血順暢、心情愉悅,還能幫助脾胃消化食物,肝還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肝的各項生理功能下降,就會誘發各種疾病。所以應該重視對肝的養護,可通過以下方式保護肝臟:
(1)飲食養肝法:患者飲食以辛溫、甘甜、清淡為主,減少高脂肪食物攝入,多吃綠色蔬菜,促進胃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也可適當多吃酸食,酸味入肝,可以增強肝臟功能。
(2)生活養肝法:患者應戒菸戒酒;睡覺、吃飯、工作學習和休息都要養成一定的規律;調養者還應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不宜過分憂鬱或喜怒無常。
(3)運動養肝法:適量的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調節患者情緒,調養者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瑜伽、打羽毛球等運動。
(4)中醫養肝法:可通過按摩或艾灸刺激足三里、三陰交、大敦、太溪、湧泉等穴位增強肝臟的生理功能。
3.食療

中醫認為,食療即利用食物來調節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人們獲得健康或預防疾病的能力。這樣的定義下,將「用食物治療」理解為「用食物養生」才更適合,簡稱「食養」,才是極好的。
很多人肯定要問了,得了病,不靠藥物治療,只是用食療代替藥物,能不能慢慢地恢復健康?在這裡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各位,在治病上食療不能代替藥物。正如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言:「養生當論食補,治病當論藥攻。」
此外,選擇食療方要根據個人的體質、病情來選擇,沒有一個食療方適合所有人,也不是別人吃了對身體有好處的方子,你就適合吃。《傷寒雜病論》里有一道經典的藥食兩用方:當歸生薑羊肉湯,這樣的藥膳顯然是針對體質虛寒、氣血不足伴有拘急痙攣腹痛的患者,熱性體質的患者顯然就不適宜。另外選擇食療方也要看季節,梅雨直到盛夏適合冬瓜海帶湯、絲瓜雞蛋湯,很少有人冬天裡也這樣吃。當歸生薑羊肉湯顯然是冬天進補的佳品,但大夏天圍著爐子吃羊肉就不合適了。這些都是常識,但是門診還是可見不少人,把忌口的東西當食療在吃,難免吃出毛病,疾病也經久不愈。
4.白開水

人不吃飯只能夠活7天,不喝水僅僅能生存3天。水在現代人健康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正確喝水不僅能促進人正常的新陳代謝,而且還能夠防病。首先,喝水防治動脈阻塞。堵塞的動脈像堵塞的下水道一樣,阻礙了心臟與身體的血液交換。多喝水有助於動脈的通暢。其次,喝水還能夠降低心血管死亡率。美國科學院總結,當心臟供水不足時,血液循環就會不太順暢,隨之而來是新陳代謝沒有辦法很好地進行,導致人體感覺疲勞,而疲勞正是心臟病患者常有的發病前徵兆。最後,多喝水能預防大腸癌、膀胱癌。這是因為喝水可以增加排尿、排便次數,把其中可能刺激膀胱黏膜、結腸的有害物質,如尿素、尿酸等排出體外。
既然喝水這麼重要,那怎麼判斷自己身體是不是缺水呢?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近日公布了身體缺水的十大信號:口腔乾燥、舌頭腫脹,小便深黃,便秘,皮膚缺乏彈性,心悸,肌肉痙攣,頭暈疲憊,感覺過熱,沒有眼淚等。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出現這些信號,就要好好檢查一下是否缺水了。
在平時生活中,建議牢記以下5個數字,讓身體「喝飽水」。
(1)1200毫升: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成年人,每日至少飲水1200毫升,也就是兩瓶礦泉水。有人會問,以前一直說每天喝水不能少於2000毫升,為什麼現在只有1200毫升了?其實,2000毫升是指人一天需要的水分總量,水果蔬菜里含有大量的水分,連主食、肉里都有,人體需要的水,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食物中。
(2)21分鐘:這是水從口進入全身細胞的時間。掌握好這個時間能夠進行自我調節,比如飯前半小時喝水,能夠有助於消化。
(3)25度:25~37度的水對人的健康最有利,因為這個溫度的水在夏天是涼開水,冬天是溫開水,稱之為溫涼開水。太涼或太燙的水都不適合長期飲用。
(4)5次:一般而言,一個人一天必須排掉1400~1500毫升的尿量。人的膀胱每次的儲存量大約是200~300毫升,因此,每天必須跑5~7次洗手間,才表示喝夠了身體所需要的水分。
(5)4種人:雖然喝水有益健康,但有4種人要特別注意。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患者,都不宜喝太多的水,也不宜猛喝水,以免加重血管、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剛劇烈運動完的人更不能一下喝太多的水,否則容易引起意外。
5.養胃

隨著生活節奏的越來越快,飲食不節、過食肥膩、憂思過度、偏食偏嗜、饑飽不均等都可能會傷及脾胃,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自己胃不好。於是就搜集各種養胃偏方,想靠著吃點什麼來把胃「養一養」。 那麼吃哪些食物有助於養胃呢?
(1)南瓜:南瓜富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還可以保護胃部免受刺激。
(2)甘藍:甘藍是世界衛生組織曾推薦的最佳蔬菜之一,也被譽為天然「胃菜」。患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可每天榨汁飲用,還可混合蜂蜜食用,有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
(3)紅薯:紅薯也是養胃去積不錯的選擇。
給大家推薦一道早晚養胃粥:
材料:粳米50克、大棗10個、蓮子20克。
做法:蓮子用溫水泡軟、去芯,粳米淘洗乾淨,大棗洗凈;三者同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旺火煮開後,文火熬煮成粥;根據個人口味調味後早晚食用。
功效:養胃健脾,還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6.補腎

腎虛是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腎虛種類有多種,最常見的是腎陽虛和腎陰虛。腎陽虛者宜食用溫補腎陽的食物,腎陰虛者宜進食滋補腎陰的食物。
腎陽虛
(1)補益腎陽、溫暖脾陽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雞肉、豬肚、秈米、韭菜、大蒜、辣椒、刀豆、肉桂、栗子等。
(2)溫補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海參、海蝦等,適用於陽虛便秘者。
(3)溫補又止瀉的食物:如鏈魚、河蝦、糯米、乾薑等,適用於陽虛泄瀉者。
腎陰虛
(1)甘寒性涼的食物:如鴨肉、海蟄、烏賊、龜、鮑魚、牡蠣、蛤蜊、牛奶、豆腐、甘蔗、銀耳等,可用於滋補機體陰氣。
(2)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姜、蒜、韭菜等。
7.健脾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對脾胃虛弱的人來說,食療是必不可少,可選擇一些健脾益氣作用的食物。
(1)大米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的作用。
(2)糯米性溫,味甘,具有健脾養胃、補中益氣、止虛汗的作用,常食糯米,對食慾不佳、腹脹腹瀉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為溫補強壯之佳品。
(3)薏米:薏米味甘,具有補脾健胃的作用。
(4)牛肉:牛肉具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適用於久病脾虛、中氣下陷、氣短乏力、大便溏泄、脾虛浮腫等症。
(5)牛肚、羊肚:牛肚、羊肚具有補虛調養脾胃的作用,適合病後體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6)豇豆:豇豆可開胃健脾,脾胃虛弱的人可常食。
(7)紅薯:紅薯具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
(8)蓮子:蓮子具有補脾胃的作用,脾虛久痢,婦女白帶清稀頻多者可以食用。
油炸、腌制、燒烤、零食、生冷之品等易損傷脾胃,應該少食,日常飲食應以清淡原味為主,粗細搭配,忌暴飲暴食、饑飽無常。
8.補鈣

人的一生中,主要有四個時期容易缺鈣:嬰幼兒及兒童期、青春期的孩子們因生長發育的需要,對鈣的攝入需求較大;女性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需要額外添加鈣的攝入;老年期因鈣流失明顯增多,故需要在外源性補充更多的鈣質。
不同人群缺鈣時的表現如下:
(1)嬰幼兒及兒童:主要表現為多汗、夜啼、夜驚、出牙遲、換牙晚、齲齒、學步晚、雞胸、厭食、X型腿、O型腿等。
(2)青少年:主要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盜汗、易疲勞、齲齒、小腿抽筋等。
(3)孕產婦:主要表現為腰酸腿痛、小腿抽筋、水腫、牙齒鬆動、骨軟化、骨痛。
(4)中老年人:主要表現為骨質疏鬆、易骨折、牙齒鬆動、手足麻木、腰腿無力、小腿抽筋、駝背等。
補鈣方法:一般健康人通過高鈣飲食(如牛奶、豆製品、、海帶、蝦皮等)、曬太陽、加強鍛鍊,體內的鈣質不會缺乏。但對於易缺鈣人群,高鈣飲食不能滿足身體對鈣的需要,必須通過鈣劑來補充足量的鈣。
服用鈣劑時應注意:
(1)磷、鎂、鈉的攝入量過多,人體會減少對鈣的吸收。因此,補鈣時應清淡飲食,控制食鹽的攝入量。
(2)不和含草酸食物一起補鈣。竹筍、菠菜、毛豆、芥菜、洋蔥等食物含草酸過多,草酸易與鈣結合成草酸鈣沉澱,影響鈣劑的吸收。在烹飪之前,可以將這些菜在沸水中燙一下,去除其中的草酸。
(3)服用鈣劑的同時要適當補充維生素D。
(4)鈣與奶製品不可同服。牛奶中加入鈣很容易結合形成凝塊,不僅鈣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易被消化。
(5)不與油脂類食物同吃。油脂分解脂肪酸鈣與脂肪酸結合後不易被腸道吸收最終隨大便排出體外。
9.戒菸

吸菸可以引起人體方方面面的危害,戒菸從根本上解除危害人體物質的來源,可對人體帶來諸多的益處。
戒菸越早越好,停止吸菸,血液中尼古丁立即下降;停止吸菸數分鐘,心率、血壓恢復正常;停止吸菸數小時,血液中一氧化碳開始下降,血氧水平上升;若堅持下去肺會變得越來越年輕。與繼續吸菸者對比,戒菸1年,心臟病發作的危險性減少50%;戒菸5年,腦卒中的死亡率與不吸菸者不再有差異,口腔、咽部癌腫發生率同降50%;戒菸10年,肺癌發生率減少70%;戒菸15年後,吸菸對您的危害將不再存在。據哈佛大學的研究計算:45歲以前戒菸,可延長壽命2.5~5年;即使從65歲開始戒菸,也會使您得到延壽3年的益處。
10.補藥

現在很多人生活工作都比較勞累,常覺得身體力不從心,再和網上各種養生類的文章一對照,瞬間覺得自己虛了,於是就胡亂買了一大堆補藥自行進補。
可是,問題馬上就來了,有些人一吃補藥就上火了,咽喉腫痛、牙痛、臉上長包……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那是因為,您的身體根本不虛啊!
現在很多人,其實身體並不是虛的,比如偶爾的勞累,休息一下就可以了。有的人工作緊張些,經常睡眠不夠,覺得身體不舒服,其實,此時身體缺乏的是睡覺,此情此景,各位朋友,睡覺就是大補啊!可是,有很多白領,一方面繼續加班,減少睡覺,一方面靠補藥來「提神」,我覺得這是把方向搞錯了。
還有一些身體本來不虛,其實只要放鬆壓力,參加運動,就好了,可是,這些朋友卻堅信自己身體虛,要去開膏方滋補,結果,膏方裡面的各種參茸蟲草補下去,補得七葷八素,整天頭暈暈的,這就是把方向弄錯了。
進補對一些大病體虛、手術後或者各種慢性疾病導致身體虛弱者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對於身體健康的人來說妄服補藥卻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搞不好還會出大問題的。所以,不要盲目進補。
資料來源於百科名醫官方網站!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