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是一種極好的健康飲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尤其在早餐食用非常適合,豆漿在國內外都非常受之歡迎,在國內是老少皆宜、價廉質優的液態營養品。而在歐美豆漿也有「植物奶」的美譽,豆漿對人體雖然有很多好處,但也有不少飲用知識需要大家了解。

喝豆漿需注意:
1、忌喝未煮熟的豆漿:沒有煮熟的豆漿含有毒物質,會導致蛋白質代謝障礙,並引起中毒症狀。而且在煮豆漿時還必須要敞開鍋蓋。預防豆漿中毒的辦法就是將豆漿在100℃的高溫下煮沸,就可安心飲用了。如果飲用豆漿後出現頭痛、呼吸受阻等症狀,應立即就醫,絕不能延誤時機,以防危及生命。
2、忌沖紅糖:豆漿中加紅糖喝起來味甜香,但紅糖里的有機酸和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後,可產生變性沉澱物,大大破壞了營養成分。

3、忌與雞蛋同食: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個雞蛋,或是把雞蛋打在豆漿里煮,也是許多人的飲食習慣。認為這樣更有營養,但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豆漿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產生一種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4、忌空腹喝:空腹喝豆漿時,豆漿里的蛋白質大都會在體內轉化為熱量而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喝豆漿的同時吃些饅頭、麵包等澱粉類食品能夠使豆漿中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5、忌裝保溫瓶:豆漿中有能除掉保溫瓶內水垢的物質,把豆漿裝在保溫瓶內,會使瓶內的細菌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大量繁殖,3~4小時後,就能使豆漿酸敗變質。

6、忌喝超量:一次喝豆漿過多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
7、常喝豆漿注意補鋅:豆類中含有抑制劑、皂角素和外源凝集素,這些都是對人體不好的物質。對付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將豆漿煮熟,長期食用豆漿的人不要忘記補充微量元素鋅。

8、虛寒體質者慎喝:由於豆漿是由大豆製成的,而大豆裡面含嘌呤成分很高,且屬於寒性食物,所以有痛風症狀、乏力、體虛、精神疲倦等症狀的虛寒體質者都不適宜飲用豆漿。
9、忌與抗生素一起服用:豆漿一定不要與紅黴素等抗生素一起服用,因為兩者會發生化學反應,喝豆漿與服用抗生素的間隔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以上。
溫馨提示:豆漿一定要喝得健康,否則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容易引起身體不適,給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
冬季吃豆腐可預防老年痴呆症
營養專家認為,大豆中雖然含有大量植物蛋白,但並不是很好消化、吸收,只有製成豆腐,吸收率才可上升到90%以上。

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發現,豆腐中的大量卵磷脂是完成大腦情報傳遞的乙醯膽鹼的原料。乙醯膽鹼缺乏,是導致大腦遲鈍和老年痴呆的誘發因素。
營養專家分析,每100克腐乳蛋白質中含異亮氨酸4.8克、亮氨酸8.8克、賴氨酸7.0克、蛋氨酸0.7克、苯丙氨酸4.6克、蘇氨酸2.0克、色氨酸0.6克、纈氨酸5.3克。此外,腐乳還含有鈣和磷等礦物質。經常吃腐乳,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B12,還能預防老年性痴呆。但值得注意的是臭腐乳發酵後,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如果吃太多的臭腐乳,將對人體產生不良作用。另外,腐乳含鹽和嘌呤量普遍較高,高血壓、心血管病、痛風、腎病患者及消化道潰瘍患者,宜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建議每周應吃上1-2頓。特別是冬天活動較少,體內廢物容易蓄積,同時大腦活動較夏天緩慢,正是吃豆腐的好時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