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吃肉,百姓有這樣一個順口溜: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這兩條腿的排在了中間。禽肉屬於白肉,從對心腦血管的健康出發,確實白肉比紅肉更有營養優勢。可是作為禽類的代表雞,您真的吃對了嗎?吃對了為健康加分,吃錯了可是「危雞」四伏!
【雞尖最好不要吃!】

這雞尖就是雞屁股,別看這部位每天擔負的重要的排污工作,但是絲毫不影響很多人對它的迷戀。這不俗話說「寧舍金山,不舍雞尖」。看為這雞屁股,金山都不要了。我說咱還是把金山留著,這大雞屁股還是最好別吃!
最好不吃的理由:
從食品安全的角度出發,這個部位是雞淋巴腺集中的地方,因為淋巴腺中的吞噬細胞會吞食病菌和病毒。這些毒素都會沉積在此。時間一長,雞屁股含有的毒素很有可能就超標了。所以動物的淋巴、腺體集中的地方最好不要吃。
要是遇到了就是好這口的咋辦?那就在食用時一定要把雞屁股上麵皮內側的兩個球狀物,也就是淋巴,給去除乾淨,再吃,即使這樣也要少吃。
【喜歡吃雞脖,必須選「裸脖」!】

其實無論是雞脖還是鴨脖,都是女生喜歡的解饞零食;男生喜歡的下酒涼菜。總是想著這雞脖、鴨脖的肉少,吃了不長肉,味道還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拿雞脖子為例,其實脖子也是血管和淋巴等一些排毒腺體富集的地方,所以吃可以,一定要吃裸脖,把皮去的乾乾淨淨的之後再吃。
還有就是,解饞的雞脖、鴨脖,都是滷製的熟食,一是鹽多,二是熱量其實也並不低。還是偶爾吃一吃得了,不做為推薦的主流零食。
【健康吃雞最好做「周扒皮」!】

這裡的周扒皮,可不是讓你半夜學雞叫,壓榨勞動力去。而是要給雞「扒皮」。也就是健康吃雞最好去皮吃!
禽類的脂肪主要集中的一個部位就是皮下,而且皮含有的膽固醇相比雞肉而言也是高出來很多。可是單單就是有這樣一票粉絲,就是喜歡吃烤雞皮,縫烤必點。這樣的烤雞皮,不僅熱量高,而且雞皮經過烤制以後,雞皮中的膽固醇被氧化,形成膽固醇的氧化產物,對心腦血管的健康危害更大。
所以想瘦、想健康,吃禽類(當然不止是吃雞)還是建議去皮,而且最好別用雞皮來做菜。
最後庖丁解雞,去了皮的雞肉都是非常推薦的健康食材,而其中最最健康的代表自然是雞胸肉!因為整隻雞,蛋白質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的地方就是雞胸肉。別老嫌棄雞胸肉的口感柴,貨真價實的脂肪低蛋白高才這樣。上個菜,麻辣雞絲怎麼樣?
麻辣雞絲

主材:雞胸肉
做法:
1. 雞胸肉洗凈備用;
2. 沸水中放入雞胸肉、料酒、香蔥和薑片,蓋蓋中小火煮15分鐘;
3. 煮好後撈出放涼,用手撕成小細條;
4.準備料汁:小碗中放入涼拌醬油、香油、醋、糖、鹽、花椒油、辣椒油、熟白芝麻調勻備用;
5. 將攪拌均勻的調料澆到雞絲上,撒點香菜末,吃時拌勻即可。
溫馨提示:這麼好吃的麻辣雞絲也不能貪食,看寶塔:推薦畜禽肉一天食用量為40-75g呦。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