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有三急,廁所里也常常貼著「來也匆匆,去也沖沖。」的字樣,但是有的人,不管喝多少水,好像都沒有尿意。而有的人剛喝了一點水,就快要憋不住了到處找廁所,這是為什麼呢?喝完水多久上廁所才是正常的?
導致喝水就跑廁所,或是喝很多水也不想上廁所的原因有哪些?
1、天生膀胱小

很多人小便的次數少跟先天因素有關,就好像有的人流汗少,有的人尿尿也少,其實是一個道理,都是人體水分的排出。當尿在人體當中沒有被排出的時候,就會暫時的貯存在膀胱當中。而有的人因為在母親腹中的時候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對膀胱就會造成一定的發育上的影響,所以可能生下來膀胱就有所缺陷,會比普通的人的要小。
所以這類人,他們無法讓尿液在體內存在的時間過長,就來不及的要排出來。對於這個算不上是病,後期經過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會有所變化,平時可以多喝點水來緩解。不過不要憋尿,不然會給膀胱帶來負擔,長期下去,膀胱存儲的尿液也會更多。
2、不愛喝水
生活里,很多人不愛喝水,所以偶爾喝多點水,立刻就感覺忍不住了。如果身體長期的得不到水的滋潤,可能就會引發體內的尿酸升高,往後就算你不喝水,也會不停的有尿出現,平時喝水很少也會常常出現想跑廁所的感覺,只不過尿出來的尿是比較少的,不過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尿液是幫人體更好排出人體毒素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如果不能及時的補充水分,長期下去,可能會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
3、膀胱括約肌太松
如果說膀胱的彈性很好,那麼對於儲存的尿量來說就是比較多的,所以當你的膀胱具有彈性,你就是喝了很多的水,也不會有說尿就要尿。因為尿液已經被很好地儲存了。
但是膀胱括約肌比較松,膀胱的承受能力就會變差,能儲存尿液量就會變少,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可能剛喝一小口水之後,就有尿意的原因。
喝水之後,一般多久之後去尿尿是正常的?

在水分進入人體之後,通過新陳代謝,很多水變成汗液,一般會通過流汗的方式排出,還有的被人體本身吸收掉了,最後多餘的水分才會通過尿液排出來。
除了以上的天生膀胱小、不愛喝水、膀胱括約肌太松等三個主要的因素,喝水到尿尿還受著外界的一些影響,比方說天氣原因,過冷過熱或是劇烈的運動,都會對尿尿的時間造成影響,但是正常在喝完水的半小時到四十分鐘想上廁所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還是比較正常的。
平時想要尿尿的頻率正常,不管尿的急還是緩,都要注意水分的補充,多喝水可以加快體內毒素的排出,對於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9588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