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是痛覺?為啥有人討厭香菜?快來了解這些食物冷知識

辣是痛覺?為啥有人討厭香菜?快來了解這些食物冷知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一些情形,比如雞蛋加熱會變固體,辣椒的手會有灼燒感,有人拒絕吃香菜……這些看似平常,但都暗藏著科學原理呢。到底有哪些食物冷知識是我們不知道的。

辣不是味道,而是一種痛覺

辣椒入口,常常會感到舌頭如同火燒一般發麻,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辣味。但實際上,辣並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辣味食品里含有一種叫辣椒素的物質,當辣椒素刺激到口腔、舌頭等部位的疼痛感受器時,大腦中就會形成微量刺激的疼痛感覺。所以,辣味並不是由味蕾感受到的味覺,而是一種大腦受到刺激後的痛覺。除了舌頭,身體其他的部位也能感受到辣,就像切過辣椒的手,也會有火燎的灼燒感。

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爭議曾鬧上法庭

番茄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食物,但有趣的是,我們既可以在水果店裡見到它,又可以在菜市場見到它。而關於番茄到底是蔬菜還是水果,一直爭論不斷,還曾因此鬧上了美國最高法院。

此前,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指導意見,番茄被列為蔬菜。營養學家也承認這種觀點。但由於此前美國的關稅法規定進口蔬菜要徵收關稅,水果卻不需要。當時美國海關認定番茄是蔬菜,要交稅,但一些進口商卻認為番茄是水果,於是爆發了一場進口商與稅收官員的爭議。此案一路鬧到了美國最高法院,1893年,法庭才作出最終裁定,番茄是蔬菜。

不愛吃香菜由基因決定

「謝謝,不要香菜。」在用餐時,被問及有什麼忌口,常常會聽到如此回答。愛不愛吃香菜常常被當成個人口味喜好問題,但研究發現,這種喜好其實跟遺傳基因有一定關係,某些不喜歡香菜的人認為吃香菜就像是吃肥皂,實在是難以接受。

研究人員發現,有一種與嗅覺相關的基因,可以檢測到醛類物質的氣味,而香菜中恰好富含這類物質,而有一種醛類化合物就有著類似於肥皂的氣味,討厭香菜的人由於基因作用,就能感受到這種氣味,覺得難以忍受。

雞蛋加熱變固體是因為蛋白質變性

雞蛋主要由蛋白質和脂肪組成,而蛋白質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在分子結構發生改變時,其呈現的物理和化學性狀會發生改變,其生物活性也會受到影響,這就是常說的蛋白質變性,而高溫正是使蛋白質發生變性的因素之一。

煮雞蛋時,熱量會使蛋白質分子內部的一些化學鍵斷裂開來,破壞了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同時又會形成新的化學鍵,使得蛋白質交聯成一種較為堅固、略有彈性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雞蛋里的脂肪和水分都會被包裹在蛋白質網絡中。因此,雞蛋里的蛋白和蛋黃就會變硬了。那麼,能不能讓熟雞蛋變回生雞蛋?技術上來說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加入其他化學物質,將錯綜複雜的蛋白質進行分離,使其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這已經不是原來的雞蛋了,食用肯定是不可以的。

啤酒是後來創造的詞彙

萬萬沒想到,「啤酒」一詞的出現,還不到100年的時間。19世紀末,啤酒傳入中國,最開始時,據傳在青島,商家把德文的「Bier」翻譯成「皮酒」。後來,啤酒被認為有健脾利尿的作用,青島人於是把「皮酒」也叫做「脾酒」,表示常喝啤酒,有健脾開胃的功效。直到1922年出版的《青島概要》,才出現「啤酒」的字樣,之後便在國內開始流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918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