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肥胖、不喝酒、不吃海鮮也會得痛風!「兇手」就在身邊

Wong Si ...| 2018-12-28| 檢舉

一提到痛風,大部分人都會覺得肯定是肉類、海鮮、酒等食物攝入過多,導致尿酸過高,引起痛風。但是,近年來,特例卻越來越多,例如,廣州一名小伙子不愛喝水,知道碳酸飲料不能多喝,平時就拿果汁當水喝。這時間一長就喝出問題了。

一直被認為「有益健康的果汁」為何會引發痛風呢?

果汁為什麼會誘發痛風?

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鉀元素、果膠、膳食纖維等,這讓很多人誤以為多喝果汁對痛風有好處。

但是,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對8萬名婦女做過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每天喝1杯橙汁,痛風風險增加0.41倍;每天喝2杯橙汁,痛風風險增加2.4倍。

而這罪魁禍首就是果汁中含有的「果糖」!

不肥胖、不喝酒、不吃海鮮也會得痛風!「兇手」就在身邊

什麼是果糖

果糖是一種單糖,以游離狀態大量存在於水果的漿汁和蜂蜜中,也是目前加工食品及軟飲料中最主要的含糖添加劑。

果糖是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糖,在相同的甜度下攝取的熱量更低,因此,常被用來代替白砂糖;而且果糖的升糖指數低,不會引起胰島素的大量分泌,導致血糖大幅度波動。這也是果糖被稱為「健康糖」的主要原因。

果糖的健康隱患

但果糖這種「健康糖」,一旦攝入過多,也是隱匿的「殺手」。

1.產生尿酸

短時間內攝入大量果糖,在體內分解過程中,會導致三磷酸腺苷的耗竭,進而活化嘌呤代謝酶,使得內源性細胞內尿酸生成為痛風發作埋下隱患。

另外,果糖在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單磷酸腺苷,這種物質會促進尿酸的合成。

2.增加胰島素抗性

果糖的代謝不需要胰島素的參與,因此,長期大量攝入會導致胰島素的抗性增加,對血糖的敏感度下降,就易引發糖尿病,也會抑制尿酸排泄。

不肥胖、不喝酒、不吃海鮮也會得痛風!「兇手」就在身邊

3.升高血脂

與葡萄糖相比,果糖會大大增加食慾,讓我們更想吃東西;而且其飽腹感較低,容易攝取過多。它雖然不升高血糖,但過多卻會進入肝臟,直接合成脂肪,一旦堆積,就會影響正常的尿酸排泄。

4.引起腹瀉

果糖能夠促進腸胃細菌增殖,可能會導致不耐受問題,容易拉肚子,尤其是消化能力較弱的人。

水果也要健康吃

蔬果富含人體每日所需的維生素、膳食纖維等,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痛風患者要做的不是禁食而是慎食!

種類要選好

蘋果、梨子、葡萄及一些熱帶水果中含有較高的果糖,平時可以減少食用;獼猴桃、柚子、檸檬、草莓等水果中的果糖含量較低,可以適量食用。

不肥胖、不喝酒、不吃海鮮也會得痛風!「兇手」就在身邊

數量要控制

不管是普通人還是痛風患者,都應該控制每日的水果攝入量。

每天攝入200-400g左右為宜,千萬不要超過500g。

水果中不僅含有果糖,還有部分水果含有大量葡萄糖和蔗糖,攝入過量會轉化成脂肪。

方式要正確

水果還是直接吃為宜。一個蘋果要啃很久,一杯蘋果汁很快就能喝完,而且2-3個蘋果才能榨成一杯汁,無形中就增加了果糖的攝入;而且,相比新鮮水果,果汁中的膳食纖維和果膠損失較大,糖分會更高。

另外,超市售賣的部分果汁飲料中,果汁的成分很少,大多都是糖類物質,一份中杯果汁飲料中的含糖量相當於(甚至高於)四塊巧克力甜甜圈,痛風患者最好不喝,健康群體也要少喝。

不肥胖、不喝酒、不吃海鮮也會得痛風!「兇手」就在身邊

國醫良方輔助「降尿酸」

痛風的形成大多與尿酸有關。而管住嘴,邁開腿是降低尿酸的關鍵。此外,在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喝國醫大師推薦的良方。

玉米須茶

玉米須具有很強的利尿功能,在增加排尿量的同時也會排出尿酸,體內的尿酸自然會降。同時,玉米須還有平膽利肝,幫助控壓穩糖的功效。

玉米須搭配絲瓜絡泡水喝效果會更好。

做法:玉米須30~50g,絲瓜絡30~50g,用冷水浸泡半小時,然後煮20~30分鐘,可以代茶飲。

不肥胖、不喝酒、不吃海鮮也會得痛風!「兇手」就在身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856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