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拍打這個部位,疏通全身經絡,3天後開始【排黑便】,30天後身體更好了!
在一本權威醫學健康雜誌上看到有一種治療腰腿痛的保健操,就是平躺在床上,將兩腿曲膝抬起,大腿儘量往腹部靠,然後上身不動,雙腿儘量向右側轉,使右腿的膝儘量靠床,然後恢復,再往左側轉,再恢復,說這樣能疏通腰部的經絡,治療腰痛。
大部分職場忙碌人士的生活常態是飲食不定時,沒有時間運動,久坐不懂看電腦,加班熬夜是常態,日積月累小毛病多多,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今天小編為大家找來最齊全的可治百病的「 穴位拍打操」
人體經絡通暢,氣血充足,才會把體內的毒素等廢物很快的運出體外,如果經絡不暢,容易造成體內廢物堆積,加速衰老。
這個部位是人體的樞紐部位,需要保持經絡的通暢。拍打屁股養生的方法,除了疏通經絡,居然還會排出一些特殊尿液,據說有褐色尿,有的還有在拍打後排出的尿液中有許多像編織袋絲樣的異物,拽都拽不斷。
還有位阿姨,拍打第三天後,排出像黑色泥巴樣的大便。

當然懂養生的人都知道,這是體內的淤堵的寒、滯氣、風、痰、淤血互裹之物通過大小便排出來了。
以下內容就是拍打臀部療法的做法,以及很多拍打療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症狀圖片,看完您一定非常震撼:
臀部位於人體的中部,是經絡氣血運行的關鍵樞紐,
是六條經絡的總開關,也是連接人體上焦氣血和下焦氣血運行的橋樑。

臀部受上焦和下焦經絡的擠壓,最易受寒、濕和血瘀。臀部裡面是盆腔、腸道,上面連接帶脈、腰椎、坐骨神經,前面是子宮卵巢、附件,下面連接肛門、腹股溝淋巴。
臀部容易出現的問題
1.毒素問題
引發腰部、痔瘡問題:
由於我們久坐、蹺二郎腿,臀部經絡不通,代謝不好,使臀部循環不暢,發涼,大量垃圾、寒毒囤積在腰椎、盆腔、腹股溝處,臀部附近就像一個垃圾場,從而導致腰部問題。
如:腰酸、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帶脈不暢、腰腹贅肉多、下肢循環不好、甚至老年偏癱,再因不運動、久坐、循環慢,最易形成血瘀,在直腸部位易形成痔瘡。
引發婦科問題:
臀部寒涼,盆腔內、腹股溝堆積很多瘀堵的毒素病菌,導致盆腔積液、盆腔炎、附件炎、陰*道炎等炎症。
當臀部受寒時,會使臀部經絡收縮,出現痛經,月經不調,血色暗、血塊等;當臀部(盆腔)多濕,會造成泌尿生殖係統的炎症,盆腔炎或陰*道炎等;在子宮、卵巢部位寒氣不容易排出易形成囊腫,肌瘤等。
2、激素問題
臀部是【雌激素】囤積的地方,
臀部下垂說明【雌激素】水準下降,臀部扁平、腰部贅肉、大腿變粗、更年期提前。40歲開始,女性會發現臀部開始衰老,鬆弛。
抗衰老需從臀部保養、呵護盆腔開始
不少女性為了留住不老容顏,不惜花血本護膚。
其實衰老的源頭在盆腔,盆腔是生命的起點,掌管女性荷爾蒙的根,由於女性的生理特徵及生育過程致使它的環境變差,當年齡增長,荷爾蒙水準下降的時候,衰老的症狀就會開始出現。
由此,抗衰老需從臀部保養、呵護盆腔開始。
其實衰老的源頭在盆腔,盆腔是生命的起點,掌管女性荷爾蒙的根,由於女性的生理特徵及生育過程致使它的環境變差,當年齡增長,荷爾蒙水準下降的時候,衰老的症狀就會開始出現。
由此,抗衰老需從臀部保養、呵護盆腔開始。
臀部堵塞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1.生殖係統:宮寒(月經不調、痛經)、卵巢早衰、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婦科炎症、盆腔積液
2.淋巴係統:淋巴毒素纍堆積過多、淋巴液循環不暢、甚至淋巴堵塞,病變、造成下肢腫脹、局部肥胖、膚色暗黃
3.循環係統:手腳冰涼、手腳麻痺、靜脈曲張、氣血不好、代謝不好。

4.肌肉係統:乏力、鬆弛、易酸脹、萎縮、硬塊、活動不靈活
5.神經係統:坐骨神經痛、臀部外側痛、腳背疼痛、甚至產生反射性疼痛、膝關節、腳腕關節、腰椎等酸脹或不適
6.經絡係統:四肢麻痺、腰酸背痛、性冷淡、抽筋、排毒功能異常、易怒、情緒喜怒無常、面色晦暗無光、容易疲勞
7.對人體外形比例的影響:臀部、腿部、腰部易引發局部過多浮肉、過量的水份聚集易產生濕症、寒症、身體變形、代謝減慢、人體比例不符合健康美的標標準比例
解決問題從臀部養生開始吧
1.改善血液循環
改善月經痛、月經不調、帶下等女性疾患。同時能夠改善腸壁的血液循環,所以具有消除便秘和宿便的功效。
2.睡眠品質
有很好的平衡陰陽功效,馬上改善,提高睡眠品質,從而消除疲乏、頭暈、煩躁、潮熱等
3.面部肌膚
針對性的啟動臟腑功能,排除體內毒素,緊緻肌膚富有彈性,面色紅潤有光澤,皺紋、黃褐斑逐漸消淡,提醒日常只注重臉部護理美女們,
可見想要擁有好皮膚,好體形臀部護理也是關鍵
4.改善體型
排出盆底、腹部、腹股溝多餘的脂肪和毒素
每天堅持拍打屁股至少5-10分鐘,堅持一個月以上就會看到效果,也可以就近找拍友相互打屁屁,那樣效果更好。
拍打過程中有可能出痧,不用怕。
1.實掌拍打刺激大,療效更明顯。
2.為了減輕痛感,有時也可用空掌。但空掌並不是把手指彎曲手掌鼓起來形成一個大空心,而是把大拇指與其他四指併攏,形成一個很淺的空心,其餘手指依然平坦,所以基本上還是實掌。
3.如需要加強某些局部的刺激,可用手背拍打,以並排的手指背面指關節為主,因此處肉少,骨關節突出,比手掌更硬,所以拍打刺激更大。
4.有些部位可用拳頭拍打,如臀部肥厚之處。

5.大面積拍打時,整個手掌和手指部分應全用上。
6.對自己用手拍不到或者用手力度不夠的部位,可用工具拍打,如布鞋底、木棒、石頭等其它天然材料做的拍打工具。
拍打按力度可分為文拍和武拍兩種,如同煲湯煎藥的火候分文火、武火一樣。文拍就是輕拍;武拍就是重拍。
拍打力度沒有絕對標準,所以文拍、武拍是相對的概念。同樣的力度,對這個人是武拍,對其他人也許是文拍,所以具體用力大小還需根據年齡、病情、部位、環境等各種因素決定。
武拍、文拍應交替使用。總原則是:不可一開始就重拍,拍打力度需由輕到重。通常開始拍時痛感明顯,過一會兒痛感就會降低,再逐漸加重力度。只要能忍受,拍打的力度越大越痛,療效也越好。
輕拍可達到與重拍相同甚至更好的療效,但需要的拍打時間更長。對一個部位如果能拍打一小時以上,療效更好。
永新穴位操
人體的經絡就像線路,臟腑就像燈泡,穴位就是連接線路與燈泡的開關,它影響著身體的氣血運行與能量流通。
如果我們能夠長期正確刺激穴位,就能輕鬆地防治一些慢性病。穴位就是「中藥」,經絡就是大藥庫,經常拍打穴位。儘量用人體大藥庫自己的「藥」 ,減少對藥的依賴,使人體陰陽平衡。
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穴位分布、經絡走向,將人體50個主要穴位與健身操有機結合在一起,研發了一套「永新穴位保健操」,它集降三高、養生、健身於一體,長期堅持既可緩解三高患者的病情,也可在人體保健等方面起到很好的功效。
永新穴位健康操基本動作示意圖及功效
1
對擊十宣穴

【取穴方法】仰掌,十指微屈微,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左右共10個穴位

【功效】清熱開竅。輔助治療:急救:昏迷、休克、中暑、癔病、驚厥等。可緩解各種熱證: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腸炎、高血壓、手指麻木。
2
對擊八邪穴

【取穴方法】八邪穴的準確位置位於手指背面,微握拳,第1~5指間,各個手指的分叉處,共有8個穴位。

【功效】可緩解各種煩熱,目痛,頭痛,項強,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傷,手臂紅腫等。
3
撞擊虎口穴(合穀)

【取穴方法】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

【功效】輔助治療發熱,頭痛,目赤腫痛,鼻衄(nǜ),血淵,咽喉腫痛,齒痛,耳聾,面腫,口眼斜,中風口噤,熱病無汗,多汗,消渴,黃疸,痛經,經閉,滯產等。
合穀為全身反應的最大刺激點,可以降低血壓、鎮靜神經,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此穴,每次1~3分鐘,還有健脾胃的作用,對頭痛、耳聾、視力模糊、失眠、神經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調理保健功能。
4
撞擊大魚際、小魚際
1、對擊大魚際

2、對擊小魚際

【取穴方法】手掌內、外側緣由一組肌群構成稍隆起的部位,大拇指一側稱「大魚際」 ,另一側稱「小魚際」 。

【功效】大魚際與呼吸器官關係密切,對防治感冒大有益處,而且對咽痛、 打噴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有「保命穴」 之稱。
小魚際可輔助治療咳嗽,咯血,咽喉腫痛,發熱,及扁桃體炎,小兒營養不良等。
5 敲打後溪穴(換手)

【取穴方法】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

【功效】輔助治療頭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攣痛等痛證;耳聾,目赤;癲狂癇;瘧疾。
針灸是比較專業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養生保健時,則只需用按揉後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幾分鐘後就可振奮全身的陽氣,身體就會像熊熊燃燒的火爐一樣,暖徹心扉。
點揉此穴,對小腸經有熱、腿疼有很好的緩解症狀功效。
6 手背對拍中諸穴(換手)

【取穴方法】緩解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咽喉腫痛、手臂紅腫疼痛等症狀。

【功效】緩解治療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咽喉腫痛、手臂紅腫疼痛等。
7 拍擊尺澤穴(換臂)

【取穴方法】尺澤穴位於人體的手臂肘部,取穴時先將手臂上舉,在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橈側凹陷處)。

【功效】清宣肺氣,瀉火降逆。對感冒、咽喉腫痛、扁桃體炎、喉炎、咽炎、支氣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壓、肺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急性胃腸炎、肘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8 內勞拍少海

【取穴方法】
少海穴:在肘前區,橫平肘橫紋,肱骨內上髁前緣。
勞宮穴: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一說在握拳屈指時無名指尖處。

【功效】
少海:輔助治療心痛、癔病等心與神志病;肘臂攣痛,臂麻手顫;頭項痛,腋肋痛;瘰鬁
勞宮穴:勞宮穴可清心熱,瀉肝火。故由肝陽上亢、化生風和上撓心所造成的中風,或心神志病症均可起輔助治療。勞宮穴對風火牙痛療效甚捷。勞宮穴有凋血潤燥,安神和胃,通經祛濕,熄風涼血之功效。
勞宮穴五行屬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輔助治療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症。勞宮還對手掌多汗症有緩解作用。
9
揉按,輕敲中府穴 雲門穴(換肩)

【取穴方法】位於胸部,鎖骨下窩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內緣,前正中線旁開6寸,有胸大肌。

【功效】咳嗽、氣短、喘不得息、胸滿、胸中煩熱、胸痛、引缺盆痛、傷寒四肢熱不已、癭氣、疝氣上沖心、暴心腹痛、脅痛引背、肩痛不舉、四肢逆冷、脈代不至。
10
拍打肩井穴(換肩)

【取穴方法】位於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前直對乳中。

【功效】對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頸項強痛等肩頸上肢部病證起到很好的緩解症狀的作用。
11
叩擊風池穴、百會穴
風池穴:足少陽膽經刺激的是風池穴,屬足少陽膽經,循膽經輸向頭之各部及外走陽維脈。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風氣。

。
【取穴方法】頸部,當枕骨之下,頭額後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與風府穴相平。

【功效】【壯*陽】益氣。輔助治療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叩擊百會穴:這個動作刺激的是我們頭頂的百會穴,屬督脈,有安神助睡眠、降壓、治頭痛等作用。

【取穴方法】後髮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功效】開竅醒腦、回陽固脫。輔助治療頭痛、目眩、鼻塞、耳鳴、中風、失語、脫肛、陰挺、久瀉久痢。
12
揉拍打腹部


【取穴及功效】神闕,人體穴位名,位於臍正中,屬於任脈的穴位。有治腹痛、久泄、脫肛、痢疾、水腫、 虛脫。禁刺,宜灸。
氣海在下腹部。當臍中下1.5寸。輔助治療虛脫,厥逆,腹痛,泄瀉,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及尿瀦留,尿路感染,腸梗阻等,具有強壯作用。
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處,主要是通過調節內分泌,從而達到輔助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的目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8175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