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剩飯菜致癌,我想已經是一個「深入人心」的話題了;對於本身就不怎麼受歡迎的剩飯剩菜,吃了之後真的會致癌?關於剩飯菜致癌言論中的主角,「亞硝酸鹽」真有如此大的危害?

亞硝酸鹽,究竟為何物?有何危害?
其實,亞硝酸鹽本身是一種自然界廣泛存在的物質,食物中有,水中也有。
食物中為啥會有亞硝酸鹽?
說到根本,食物中生存的亞硝酸鹽並不是您所認為的自身產生,這種物質主要是化合物硝酸鹽經過食物本身存在的酶或者細菌產生的酶還原反應產生的。
為何說它會致癌?
說亞硝酸鹽物質致癌,其實它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不傷害人,更不會致癌。但值得注意的是,亞硝酸鹽這種物質在進入身體之後會和血紅蛋白結合生成亞硝胺類物質,這種物質的確對人體存在一定的所謂的「致癌性」。
可能會致癌,並不一定說明它一定會致癌:
任何反應都要去談及劑量的問題,對於致癌的這個事情更應該如此。舉一個例子,如果沒有任何的翻動,新做好的菜放入冰箱之後,過了一天亞硝酸鹽的數值也就僅僅由3mg/kg升高到7mg/kg的程度而已,實屬存在不了多大影響。
言說於此,你應該知道:
任何反應,無論是致害還是致癌,都要有一個「量」的限定,達到這個量,才會有所謂的危害,如果沒有達到,也就不會有所謂的危害說法,包括致癌。
對於剩菜來說就是如此,經過存放所產生的亞硝酸鹽其實根本沒有多少,根本不足以對身體造成危害,更何談所謂的致癌。

剩菜剩飯,怎麼吃才能更安全?
剩菜剩飯需合理存放:
對於剩飯菜,減少筷子等器具的翻動,存放時選擇靠譜的餐盒,密封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存放剩飯菜請您選擇冰箱合理的部位,溫度較低,存放會更加靠譜、安全。
剩肉不剩菜:
蔬菜經過存放會產生較大一部分亞硝酸鹽物質,對於肉類基本不會,建議餐食最好剩肉不剩菜,現做現吃,蔬菜才會更有營養。
下次食用時需「熱透」:
對於剩飯菜而言,再次食用時必須完全熱透,不要嫌麻煩,這樣可以更好的減少亞硝酸鹽的劑量;對於胃腸來說也是一件更靠譜的事情。
生活中減少亞硝酸鹽的攝入,應該怎麼做?
首先,加工肉食品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物質,因為添加亞硝酸鹽可以幫助護色、防腐和提味;也就是說,減少香腸、火腿、臘肉等食物才是減少亞硝酸鹽的根本做法。

其次,對於所謂的「剩飯菜」,要及時冷藏保存,減少滋生才最靠譜。
最後,無論是腌鹹菜還是腌酸菜,一定要腌熟透後再去食用,一般建議最少要腌制20天,沒有腌透的菜中亞硝酸鹽含量更高。
無論是對於剩飯菜還是對於亞硝酸鹽,都是市面上熱議的話題,請各位科學看待。多吃新鮮的蔬菜,少吃剩飯菜;如果剩了,請科學處理,安全食用。剩飯菜可以吃,並沒有江湖傳言中那樣過分的致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8159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