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挖鼻孔?醫生警告:你可能得了這種病!

總是忍不住挖鼻孔?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明明知道挖鼻孔會讓自己看起來很不雅,卻還是忍不住去偷偷地挖,有時甚至大庭廣眾也忍不住。

這個時候,你可能得了一種叫做 「強制性挖鼻綜合徵」的病。

總想挖鼻孔?醫生警告:你可能得了這種病!

總挖鼻 是種病

挖鼻孔行為的官方醫學術語叫做「強制性挖鼻綜合徵」。

最早關於這個現象的系統研究是在1995年。研究人員通過郵件的方式給美國威斯康辛州戴恩縣的1000名成人發放了一份問卷。結果顯示,高達91%的受訪者承認了自己挖鼻孔的行為,1.2%的受訪者平均每小時挖一次。

研究人員在解釋原因時認為,這一行為可能包含著因為「清潔」行為而獲得簡單滿足感和鼻子很容易夠著的事實,或者僅僅是懶惰的證據——畢竟手指比紙巾要方便的多。

印度班加羅爾的國家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研究所的Chittaranjan Andrade博士和Srihari博士則認為,乾燥的鼻屎會刺激鼻黏膜產生瘙癢的感覺,或者在某種程度上影響鼻子的通氣,於是就讓人們情不自禁「挖鼻屎」。當摳完鼻屎的那一刻,同時滿足了某些心理需求。

挖鼻孔 壞處多!

偶爾挖一下鼻屎是無害的,但是過度頻繁的話就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1、掉鼻毛

這個挖鼻屎的動作最先傷害的就是「鼻毛」。

鼻毛是鼻腔的「守衛」,可以阻擋空氣中的灰塵、顆粒、病原體進入鼻腔,還能減輕吸入的氣流對鼻黏膜的刺激,幫助保持鼻腔的濕度,從而成為保護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線。

經常挖鼻孔很容易使得鼻毛斷裂,從而使鼻腔容易乾燥,呼吸時鼻子也更容易感覺不適。

2、流鼻血

鼻黏膜上有一些腺體,每時每刻都在分泌黏液,其作用是保持鼻腔的濕潤,增加吸入空氣的濕度,「鼻屎」就是鼻腔吸入空氣中的大量灰塵和鼻腔黏液腺分泌的黏液結合而成。

經常挖鼻屎,容易破壞鼻粘膜,如果再碰上空氣乾燥,就會導致鼻出血。

3、易感染

一篇發表在《歐洲呼吸雜誌》(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上的研究證明,經常用手指挖鼻子或用鼻子嗅手,傳播肺炎球菌的幾率更大。

這是因為,人的手指上帶有相當多的細菌,挖鼻孔時,手指將細菌帶入鼻腔時有可能破壞鼻腔內環境的穩定,引發鼻腔的感染。

清鼻腔 用鹽水

挖鼻孔有損身體,但不清潔鼻腔,有可能會積存污染物以及病毒,在機體抵抗力下降的時候,導致感冒等疾病。因此,應當選擇正確的清洗鼻腔方式,以此維護鼻內部的正常生理環境,能降低患感冒的幾率。

1、一般清理用鹽水

一般情況下,清理鼻腔用自己配置的生理鹽水就可以,濃度在0.9%左右,要用無碘鹽,不可以用我們吃的食鹽。

每天早晚各清洗一次,每次清洗的總用水量根據自身需求自主調節,約在250毫升至500毫升之間;水溫最好在32到34度,人體感覺最舒適;且雙側鼻孔都需進行清洗,每次沖洗時間約為5至10分鐘。

2、感冒時用棉簽

感冒時,鼻腔內分泌物較多容易引起干痂,可用棉簽蘸水後濕潤黏膜再輕輕地將干痂撥出來,千萬不要隨便挖鼻孔,以免引起流血、感染。

3、瘙癢時試試熏蒸

鼻腔乾燥瘙癢時,可以多喝水,或用水蒸氣熏蒸鼻腔,注意增強體育鍛鍊,慢跑微汗對維持鼻腔的健康是很有幫助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766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