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學名:Rumex japonicusHoutt.)別名又叫:東方宿、連蟲陸、鬼目、敗毒菜根、羊蹄大黃、土大黃、牛舌根、牛蹄、牛舌大黃、野蘿蔔、野菠菱、癬藥、山蘿蔔、牛舌頭、牛大黃。
晚飯已經燒好,我們大家都已經入座,準備喂腦袋了,可是我的老爸還在陽臺上不知道在忙什麼,我跑過去一看,原來他在洗那些剛剛挖回家的土大黃。

旁邊是一大瓶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我問他想幹什麼,他說;『家裡那些浸泡好的癬藥水已經被人拿得差不多了,需要再重新配製一瓶。』我對藥櫃裡一看,原來配製好的癬藥水的確是快沒有了。

我的老爸是個熱心人,一旦有人上門來討藥,如果一時拿不出來,他就會連著對別人說;『對不起,對不起』,所以我就很理解他現在的心情。

吃飯晚一點,對他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麼事情,所以我也站在他的旁邊,看著他把那些羊蹄全部洗乾淨,又晾了一下,然後把那淡黃色的羊蹄一塊接一塊地放進了那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裡。他說;『一個禮拜後就可以用了。

我問他;你怎麼知道這種藥水可以治療體癬的,他說;書本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也是從書上學習來的。
羊蹄(學名:Rumex japonicusHoutt.)別名又叫:東方宿、連蟲陸、鬼目、敗毒菜根、羊蹄大黃、土大黃、牛舌根、牛蹄、牛舌大黃、野蘿蔔、野菠菱、癬藥、山蘿蔔、牛舌頭、牛大黃。
是蓼科,酸模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可達100釐米,基生葉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心, 邊緣微波狀,花序圓錐狀,花[兩.性],多花輪生。
花梗細長,花被片淡綠色,網脈明顯,瘦果寬卵形,兩端尖,5-6月開花,6-7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陝西、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貴州。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也有。
生田邊路旁、河灘、溝邊濕地,海拔30-3400米。根入藥。春、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它的根:性味苦、酸,寒。
有清熱解毒,止血,通便,殺蟲作用。
可用於治療鼻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肝炎,肛門周圍炎,大便秘結;外用治外痔,急性乳腺炎,黃水瘡,癤腫,皮癬
另外用葉可以治療:腸風下血,大便秘結,小兒疳積。果實也可以治療:赤白雜痢。
民間便方:
1,治大便卒澀結不通:羊蹄根30克(銼)。以水一大盞,煎取六分,去滓,溫溫頓服之。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2、治產後風秘:羊蹄根銼研,絞取汁三、二匙,水半盞,煎一、二沸,溫溫空肚服。
3、治赤白濁:羊蹄根每用9克至15克。水煎服。
4、治濕熱黃疸:羊蹄根15克,五加皮15克。水煎服。
5、治熱鬱吐血:羊蹄草根和麥門冬煎湯飲,或熬膏,煉蜜收,白湯調服數匙。
6、治腸風下血:敗毒菜根(洗切)、連皮老薑各半盞。同炒赤,以無灰酒淬之,碗蓋少傾,去滓,任意飲。
7、治內痔便血:羊蹄根24克至30克,較肥的豬肉120克。放瓦罐內,加入清水,煮至肉極爛時,去藥飲湯。
8、治肛門周圍炎症:羊蹄根(鮮品)30到45克。水煎沖冰糖,早晚空腹服。
9、治女人陰蝕疼痛:羊蹄煎湯揉洗。
10、治喉痹卒不語:羊蹄獨根者,勿見風日,以三年醋研和如泥,生布拭喉令亦,敷之。。
12、治白禿:羊蹄草根(獨根者,勿見風日),以三年醋研和如泥,生布拭瘡令去,以敷之。
13、治疥:羊蹄根(搗),和豬脂塗上,或著少鹽佳。
14、治細癬:羊蹄根於磨石上以苦酒磨之,以敷瘡上;當先刮瘡,以火炙幹後敷四、五過。
15、治癬瘡久不瘥:羊蹄根搗絞取汁,用調膩粉少許如膏,塗敷癬上,三、五遍;如幹,即豬脂調和敷之。
16、治瘙窟溫癬癢,浸淫日廣,癢不可忍,搔之黃水出,瘥後復發:取羊蹄根去土,細切搗碎敷上一時間,以冷水洗,日一敷,若為末敷之亦得。
17、治頭風白屑:羊蹄草根曝幹,搗羅為末,以羊膽汁調,揩塗頭上。
18、治汗斑初起:硼砂研末,用鮮羊蹄根蘸擦之;或單用鮮羊蹄根擦患處。初起者有效。
19、治跌打損傷:鮮羊蹄根適量,搗爛,用酒炒熱,敷患處。
20、便閉;用羊蹄根一兩,加水一大碗,煎至六成,溫服。
21、腸風下血。用羊蹄根洗淨,切細,加連皮老薑各半碗,是炒赤,以酒淬過,去渣,適量飲服。。
22、頑癬。用羊蹄根絞出汁,加輕粉少許,調成膏塗癬上,三、五次即愈。又方:用羊蹄根五升,在桑柴火上煮開四、五次,取汁洗癬,同時以羊蹄汁和礬末塗搽。
23、濕癬(癢不可忍,出黃水,愈後易復發)。用羊蹄根搗爛,和醋調勻塗搽。過一陣,用冷水洗去。一天治一次。析採得的羊蹄磨醋塗癬,有奇效。
注意事項;本品有小毒,內服須謹慎,遵醫囑。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